和塑膠廠傳達室大爺一番交涉之後,張俊平開著卡車來到塑膠廠辦公樓前面。

塑膠廠的廠區不小,佔地足有近百畝地。

塑膠工業是工業發展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國家從五六年就把塑膠工業發展列入五年計劃。

在國內先後形成幾個產業基地,BJ就是其中一個。

藉著這股東風,西城塑膠廠發展的也相當不錯。

雖然只是區屬工廠,可是規模一點不比那些市屬的大廠差。

工廠佔地面積大,辦公樓蓋的也是相當氣派。

“姚廠長,我是物資局的張俊平,之前輕工局的葉科長給您打過電話。”張俊平敲門進去後,自報家門。

“哦!你是來拉梳子和鏡子的吧?對,葉科長打過電話。”姚廠長站起來,很熱情的和張俊平握手。

“給您添麻煩了!”

“不麻煩,不麻煩!說起來,我們還要感謝你,你這個點子很不錯!”姚廠長爽朗的笑著說道。

姚廠長說的倒也不是客套話,張俊平的點子,還真讓他們獲利不菲。

塑膠廠的生產基本上都是按照計委和輕工局的計劃進行的。

但是,這年代,幾乎所有工廠都在搞計劃外生產。

塑膠廠也不理外,他們除了按照計委和輕工局的計劃安排生產任務的同時,也生產一些計劃外的塑膠製品。

比如肥皂盒和梳子之類的小東西。

這些計劃外的產品,大部分都是交給供銷社,由供銷社統一售賣。

小部分則是拿去交換物資。

縣城以上的供銷社和百貨大樓經常會有一些不要票的商品售賣,其實這些就是各工廠生產的計劃外產品。

“姚廠長您過獎了,就算沒有我的點子,相信咱們的工人師傅也會很快開發出類似的產品。”張俊平謙虛的笑著說道。

“小張你太謙虛!東西都已經生產出來了,你需要多少?”

當初張俊平找葉麗華訂的說一萬套,現在聽姚廠長的意思,好像生產的更多。

“姚廠長,要是方便的話,給我兩萬套吧!”張俊平試探著說道。

“哈哈哈!

兩萬套沒有問題!”姚廠長爽快一口答應下來。

又和姚廠長寒暄幾句之後,張俊平在姚廠長的秘書帶領下,到財務交錢,然後拿著條子到倉庫領取貨物。

兩萬套梳子和塑膠鏡子,聽上去很多,其實也沒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