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爺,您好眼力,這茶杯還真是成套的!”林三隻當張俊平是閒聊,順著他的話捧道。

“三爺,有時間還的多看看書!

這茶杯可不簡單,知道袁大頭吧?

這茶杯就是專門給袁大頭燒的!”

“這是袁大頭用過的茶杯?”

“那到不一定,只是這種茶杯是窯廠為了討好袁大頭,特意燒製的。

像這種茶杯,自然都是一套一套的。”

“這我還真不懂,只是感覺好看,所以拿過來用用。”

“這樣的瓷器還有多少?都給我包上,正好家裡缺點像樣的瓷器。”張俊平手裡把玩在茶杯,輕笑著說道。

“張爺,那您可找對人了!就這樣的瓷器,我這裡可是不老少。

當年,抄家……這樣的瓷器弄了好幾百件。

原想著這是古董,得值幾個錢。

結果說是什麼民國時期的民窯,不值錢,就給普通瓷器的錢。

我一生氣,乾脆不賣了,留著自己用。”林三對自己當年做的事情,還很自得,搖頭晃腦的講述著當年的經過。

“當年那個收貨的店員也是個不學無術的傢伙。

居然把居仁堂款的洪憲瓷當成是民國民窯,也虧他敢說。

洪憲瓷就是袁大頭為了當皇帝專門燒製的瓷器。”張俊平笑道。

其實張俊平大體也猜到了,人家文物商店和信託商店不可能看錯。

信託商店和文化商店的大師傅,大多都是解放前一些古玩店的掌櫃或者在古玩一行比較有名望的人。

人家只是是看東西來路不正,不願意收,又不願意得罪當時勢頭正盛的他們。

所以,乾脆裝糊塗,告訴他們這些民國的民窯,給了個普通家用瓷器價格,愛賣不賣。

這樣以來,林三嫌價低不賣,正和他們心意。

願意賣,也好,可以低價回收一批很有價值的文物。

“還是張爺有學問。”

“古董,古董,自然是年份越久越值錢。

民國的東西,雖然確實是官窯。

可現在誰家沒幾件民國的東西?

哪怕他是袁大頭的官窯瓷器,也不值多少錢。

不過,就算再不值錢,也得比普通瓷器值錢啊。

看看這釉色,這器形,都是精品,自己放在家裡,用著都有檔次。

這樣,你把你手裡的所有洪憲瓷都給找出來,送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