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朱右楒已經由原先白衣飄飄的瀟灑英俊青年變成了黝黑的武夫一樣。

雖然應山這裡給他安排的有官署住處,可他一直在鹽地這邊,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

這一個月時間,鹽地這邊已經打了上百口古鹽井,分佈到方圓6公里的地方。

朱右楒到了這裡才明白新帝說的這裡的鹽夠大明吃無數年的原因。

一鐵鍁挖下去,下面就是白花花的一片,且這個地方只要打個水井,基本都是鹹水,將那些水放在外面晾曬幾天,水汽蒸發就會留下一層層鹽粒。

戶部從川地調過來一批技藝精湛的的採鹽匠師,那些匠師都是採井鹽的老手。

鑽井、取滷、曬滷、前鹽,隨著一道道工序,白花花的食鹽出現在面前的時候,朱右楒差點崩出老淚,奶奶的,湖廣有鹽了,還有這麼多鹽!

大明也有鹽了,取之不盡的鹽,以後朝廷和皇上有錢了,大明用不完可以賣到外面的地方,換取糧食和其他東西,以後大明就憑這些鹽也不會窮到哪裡!

再也不愁打仗都沒錢了!

他將陛下給他那本鑽井技術的幾頁文字給那些匠人研究,那些人看完激動得直顫抖!

如今的衝擊式頓銼鑽鑿就是根據陛下給出資料研究出來的!

先前打三四百米已經算是很深的眼睛,如今運用繩式頓鑽鑽井技術加上槓杆的方法,竟然鑿出910米的深井!

910米呀!

910米可是先前的好幾倍,下面的鹽更是含量豐富!

鑿井、測井及糾斜、補腔、打撈、修治木柱等技術介紹,更是讓他們百發百中,就是那些老匠人也是直呼驚奇!

也不是朱右楒激動,主要是先前接觸的都是理論,等接觸了,才發現這採鹽真不是個簡單的事情。

打井前要選好位置,搭好木架,利用槓桿原理踏起吊在槓端的大鐵.棒(鐵.棒下端如碗口大。

驟然將腳鬆開,鐵頭重擊井底,邊擊邊加水,然後以刮筒取出泥漿,如此反覆,井才會越打越深。

井打好之後還要用竹子去節後下到井中隔開澹水,然後用花車上的放蔑將吸滷筒放到井下將滷水盛滿,再扳起花車,滷水便取出來了。

滷水抽出來之後還要晾曬蒸發。

如果按照以前都是自然晾曬,需要不斷的時間。

如今匠人根據新帝出的冊子裡的方法採用高溫加熱蒸發過濾熬煮漸漸熬製成鹽。

“朱提舉!這鹽不錯,比自貢那邊的鹽還要純,顆粒也晶瑩!”

邢珣用手撥弄那些鹽,很是激動。

“自然,這可是按照陛下說的方法制作出的,自然是好!這第一批鹽自然要先弄一半送往京城,這事就麻煩總督大人安排了!”

朱右楒拱手說道。

“那是自然,押送食鹽的隊伍早已安排好,走的是水路,速度很快,相信陛下會很快看到咱們湖廣的鹽了!”

邢珣笑道。

有了這些鹽,今年湖廣將會節省很多銀兩,到時候收成也會高一.大截!

湖廣再也不用擔心地方收益和催稅問題了。

“對了,朱兄,您跟陛下熟悉,有一件事還請幫忙幫湖廣地區的百姓給陛下申請一下!”

邢珣朝朱右楒拱手道。

雖然朱右楒只是個提舉,邢珣如今可是湖廣總督。

但是都知道這位可是曾經的棗陽王不說,問題跟陛下一向走得近,這應山鹽地本是陛下的私產,如今專門交給這朱右楒搭理,可見陛下是多麼信任這位。

“什麼事情?”

朱右楒有些疑惑。

他對這位湖廣總督印象不錯。

剛來的時候就聽說這位曾經參與過圍剿叛軍朱辰豪,很是勇勐,跟王守仁是至交好友。

朱右楒知道新皇對那位王守仁很欣賞,如今南方實施的很多措施,都找那位參與實施,聽說如今的南京府在他治理下如今可是相當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