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莫非你是葡萄牙人,想為自己國.家說句話?”

秦邵知道老外們對繞圈子的話聽不清楚,直接說道。

國人的最大特色就是喜歡說話繞圈子,耍心眼,老外一般就比較直接,跟他們說話繞圈子,他們根本就聽不懂,不如直接來說更痛快!

這種話如果是對國人說,估計國人就懷疑皇上對他有意見,說不定嚇得直接下跪請罪!

麥哲倫卻不緊不慢地站了起來:

“陛下,用你們大明人的話,我們一見如故!你是我見過的最開明的大明人,你們的國民將我們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個國.家通通稱為弗朗吉,不,將我們周圍的國.家都這樣稱呼,只有您知道我們屬於不同的王國。我想你學識如此淵博,應該知道,我們葡萄牙國王來到南洋的想法,我們是為了做生意賺錢,並非要搶佔大明的地盤,當然我們也佔了別的地方,只為做生意,我們葡萄牙人對大明還是很尊敬的……”

麥哲倫解釋道。

如果是其他人聽到這些話,一定會以為麥哲倫說的是場面話,顛三倒四的,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意思。

比如張璁、嚴嵩這會兒也在這裡,秦邵請他們過來,也是想讓他們瞭解一下這外面的世界。

當然麥哲倫說的話他們聽不懂,不過有秦邵和汪直在一旁翻譯大致意思,那兩人也聽了個大概。

隔行如隔山,不能說張璁、嚴嵩等人不是聰明人,他們能走到大明帝國這個位置,沒有笨人、蠢人,只是能出去見識的東西還是有限的。

至少這兩人目前覺得這麥哲倫是替自己的國家說話,在他們的眼裡,還有誰不偏向自己的國.家。

秦邵當然覺得麥哲倫對葡萄牙絕對是有感情的,但如果說一味地說葡萄牙軍.隊的好話倒是不至於。

根據麥哲倫的訴說,葡萄牙對大明是嚮往和崇敬的,真心想跟大明做生意。

只是雙方的文化有太多差異,特別是語言不同,很多事情以訛傳訛中被誇大和誤解了。

比如葡萄牙人到了大明海運邊界,特別是進入珠江口明炮示意,其實是一種興奮,也是傳達示好之意,結果大明官員卻誤解以為是對方挑釁,雙方出現僵持的狀態。

造成這種誤解的原因,其實就是大明的一些海運商戶以及南洋一些地方國.家的故意為之。

原因當然是很明瞭的!

大明地方上船和南洋一些國.家本來透過大明帶一些貨物可以賺取不少錢,即使弗朗吉人來了,因為他們先前跟大明朝廷沒有聯絡,也只能透過他們進行交易。

如果他們跟大明朝廷直接商貿往來,特別是皮雷斯還直接跟大明皇上搭上了線,這直接就危害了他們的利益。

所以在傳達的中間緩解,那些作為傳話的大明地方商人自然故意抹黑葡萄牙商隊,避免朝廷很他們交易。

誰知道後來竟然出現個明武宗朱厚照,他根本不在乎那麼多雜七雜八的,直接跟皮雷斯聯絡,還將他奉為上賓!

這直接就斷了不少沿海地方海商的利益,而這些人背後站的都是沿海的地方官,沿海地方官背後就是大明朝廷要員,他們的利益就是一體的!

也難怪朱厚照死後,楊廷和直接處死了火者亞三,驅逐了皮雷斯!

秦邵看過這段歷史。

朱厚熜上臺後,他這人信奉道教,對外面的事物不感興趣。

聽地方官員上報說是葡萄牙人直接挑釁什麼,就聽從建議,將關在大牢裡的皮雷斯斬首,他們帶的禮物也被扔了出去。

廣州當地守軍已經開始組織水軍進攻在屯門島的葡萄牙人,並且對港口內搭載著葡人的南洋船隻進行了突襲。

船上的葡萄牙人被捕殺害,其中還有一些無辜的南洋商人,倖存下來的人也有不少被賣為努力,船上的貨物全部被本地官員私吞。

說到底,大明沿海地方官員為了自己的利益,並不想開關公平做交易,相比較朝廷他們更希望閉關鎖國,做獨分生意。

隆慶開海之後,很多沿海地方是很反對的,一旦開海,富的是朝廷,影響的是他們自己,他們自然是不願意乾的。

朱厚照其實早有意整頓這些地方,但是心有餘力不足!

這些地方官才是大明的蛀蟲,要知道雖然屯門海之戰確實驅逐了葡萄牙人,最終獲得勝利,但是根據歷史的發展,二十年後,懂得了大明的人際厚黑學的葡萄牙捲土重來,透過賄賂地方官,直接獲取了奧門的居住權!

秦邵明白,打仗固然重要,最重要的是開海,只有開海,才能強大自己的王朝!

師夷長技以制夷!

閉關鎖國、落後就要捱打!

特別是這些西方王國,如果你自身強大,跟他們進行正常的貿易,雙方各取所利,他就會敬畏你尊重你,也不敢侵略攻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