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皇上駕崩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楊閣老的對頭是誰?”
魏彬很是好奇,大名鼎鼎的朝堂實權人物楊廷和竟然也有對頭!
“石珤!”
“你是說翰林院學士石珤?”
“正是他!”
石珤,河北藁城,父親石玉,明英宗天順八年三甲進士。
明憲宗成化二十二年,石珤與胞兄石玠中同榜進士!
妥妥的一門三進士,榮耀至極!
雖然前期石珤比其兄石玠官運上看起來差些,石玠實習期滿,外任為汜水知,後由汜水知縣召為御史,官至戶部尚書,二品大員。
石珤由庶吉士入翰林院後,待在翰林院多年,後授職檢討官,參與編修《大明會典》。
後因為生病還在家玩了一年,其實就是他心情不好,想回老家修整一年,可真夠任性的。
後又被詔還京師,充任為皇帝整理書籍、翻檢書籍的經延展書官。
明孝宗病逝,武宗即位,遷任國史館修撰,參與編修《孝宗實錄》。
公元1506年,明武宗初開經延,以石珤為講經官。
看起來都是寫寫寫畫畫、似乎打雜的文書工作。
但大明英宗後有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傳統。
以石珤的家庭背景和他走的官途,那就是奔著內閣而去的。
石珤比胞兄石玠小五歲,且同一年入進士,成績比胞兄還要好,自然是天子驕子,受很多人注視。
有才之人自然有傲氣,更何況官二代出身的石珤。
縱然楊廷和算是神童出身,家有淵學,石珤也不是怎麼放在眼中的。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同行是冤家。
石珤看不慣楊廷和以帝師的身份,總高高在上!
楊廷和也看不慣石珤的桀驁不馴!
楊廷和做了首輔後,也沒少對石珤進行打壓,就此石珤一直在翰林院耗著。
不過石珤也是翰林院老資質,楊廷和明面上也不敢做得多麼過。
翰林院石學士和楊閣老兩人關係不和,人盡皆知。
就此,魏彬為朱厚照換醫生的提議請示落到了石珤手中。
石珤雖然驕傲不遜看不慣楊廷和,你要說他多正直其實也是一種誤會。
在官場浸淫多年,石珤其實也是個官場老油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