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網路惡搞:

朕與先生解戰袍,芙蓉帳暖度春宵。

剛子相聲的定場詞: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

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

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

秦邵當年感興趣,曾偶爾查過來源。

好像是嘉靖帝朱厚熜寫的,名字就叫《送毛伯溫》!

當時安楠的莫登庸父子有異心,嘉靖就派毛伯溫去平安楠。

毛伯溫確實是個人才,這人既懂得軍事攻略,又會文官那套政治攻略。

他當時他調集兩廣、福建、湖北等官兵12萬餘人,分三路包圍莫登庸。

又向安楠官兵宣傳“揖讓”政策,後不費一刀一箭平定了安楠,靖邊安民,創造了明朝有史以來兵不血刃的戰績,

這毛伯溫果然是人才,自己幸好先前沒在人家面前關公耍大斧!

第二日,秦邵等一早起來,吃了早飯,就準備出發。

毛管家代表毛伯溫來送行,秦邵有些遺憾。

要知道讓那毛御史給自己留幾個字以作紀念。

那傢伙以後可是要做太子少保的人。

只是如今急於趕路,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揮別毛管家,秦邵等人除了開封府繼續上路。

“爺,這當個宗室其實日子也不好過,想想還不如咱們小老百姓自在,縱然沒有那些俸祿,至少有能力還可以靠咱們自己打拼。”

韓瑾蓉路上跟秦邵感嘆道。

秦邵其實也贊成韓瑾蓉的看法。

如果是他,真過不了那種日子。

其實很多宗室也一樣,特別是那些有能力的旁支,如果自己打拼應該比那些領那些俸祿過得自在,只是機會被扼殺了罷了。

出了開封府往北,路況相比較在中原的時候差了不少。

中午在路邊休息的時候,韓瑾蓉可能是先前吃的不舒服,加上山路顛簸,有些暈車,躺在馬車裡跟散了架一樣。

畢竟只是個小姑娘,先前他們逃難的時候縱然吃了不少苦,但一路基本算是不行。

這馬車路上顛簸,且為了趕到容易落腳的地方,他們走得太快,難怪她會不舒服。

剛開始的時候,不舒服她也不吭聲。

還是秦邵覺得她太過於沉靜不對經,才發現她暈車的。

他們到了一處相比較寬闊的路邊休息。

秦邵讓小三子弄了糖水,自己端給她喝。

她有些暈頭轉向,也不再避諱那麼多,就著秦邵手裡的碗喝了下去,才舒服一些。

“有沒有好些?”

秦邵有些心疼。

韓瑾蓉點點頭,卻支支吾吾,似乎欲言又止。

秦邵以為她還是不舒服,很是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