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又遇“老熟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秦邵耳聰,一下子警覺坐起。
他的動靜也一下子驚動了王寅,王寅瞬間從床鋪上彈起,抄起手中的大刀。
“爺,是不是那幫人來了?”
王寅習慣性地就要衝出門去。
“且慢,看看情況再說!”
秦邵吩咐道。
這會兒天已經放亮,外面的敲門聲還在偶爾間斷地持續。
他聽出那敲門聲並不急促,到時候帶有有節奏的小心翼翼。
“秦公子,應該是我們家兒子回來了,是他的敲門聲,你們先不要出來,我去看看!”
蘇老漢出現在他們門口小聲地說道。
秦邵和王寅透過窗戶,看著蘇老漢小心翼翼地去院門處。
約莫片刻功夫,蘇老漢帶著一個衣著破舊、約莫近三十歲的男人走了進來。
秦邵和王寅迅速出門。
那人看到王寅手中的刀,瑟縮了下。
“秦公子,這是我家小兒鐵柱!柱子,這是我跟你說的我們的恩公秦公子。”
“秦公子,你們早點趕緊逃吧!不然……現在逃也來不及了……”
那蘇鐵柱看到他們,有些語無倫次地說道。
“蘇兄,你不要急,我們且進屋,你說說情況。”
秦邵急忙招呼幾人進屋,為今之計,他要清楚外面是個什麼情況。
從蘇鐵柱介紹的情況,秦邵明白這幫匪徒是那從荊鑲那邊逃過來的。
荊鑲流民是大明從老朱那個時候就存在的問題。
荊鑲地區西起終南山,南到荊山,東北至伏牛山,東南到桐柏山、大別山。
那裡崇山峻嶺綿延不絕,漢水及其支流蜿蜒流淌,縱然山多,土地肥沃,且地廣人少,有大量閒置的土地。
每次戰亂或者饑荒,就會有大量流民逃亡那裡,對於許多流民來說,那裡就是世外桃源。
秦邵他們先前賊亂的時候,一路上大量流民,除了去安陸州外,其實很多是去了荊鑲地區。
安陸州是城池,能進入是需要很高的條件,秦邵當時能進去,也是運氣好,碰到了興王。
對於很多窮苦的流民來說,能選擇的也就是荊鑲地區,天高皇帝遠,可以逃避原籍地賦役的束縛。
但流民良莠不齊,自然也就會出現很多匪徒,造成那裡混亂。
明朝廷為此採用了很多政策,早期最多的就是派軍隊驅趕流民回原籍。
成化年間,都御史項忠為驅趕流民回鄉復業,瘋狂屠殺數十萬流民,仍沒有解決流民問題。
兩年前的賊亂再次湧入不少流民,自然也少不了匪徒。
不過朝廷如今採用的政策是附籍政策,就是將流民轉化為編民,如今的流民已經入籍在編,逐漸得到穩定。
而那些匪徒都是做了壞事的,自然無處附身,只能慌亂地逃亡。
這幫人據說就是一路幹盡壞事的匪徒,一路流竄到他們這裡。
來到他們這裡,看到人少,就想佔得此處。
“秦爺,他們有十一人,各個拿大刀,身上也有功夫,不聽話就殺人,我是聽他們話,說要入夥他們,他們才放我回來的。”
“他們現在在路口設有站崗,就是防止有人突然進入,你們有機會還是趕緊逃吧!我這次回來就是跟他們說,回家給爹孃說一下,還要入他們的夥,不然我們家裡人……”
蘇柱子驚慌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