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縱然是興王府內部事情,但宗室家裡那些懊糟事多了。

為了避免一腥臊,禮部一般不會讓那麼容易就換了!

這萬一一開頭,各個宗室走效彷怎麼辦?

曾有藩王,不喜嫡長子,想把庶子立為世子,弄得家裡烏煙瘴氣。

明孝宗知道了,直接下令斥責藩王,罰俸五年,將庶子貶為庶人,才將事情平息。

自此也無藩王再敢因寵幸小妾難為嫡子,如果讓興王這麼容易換了世子。

其他藩王效彷,那豈不是亂了套了!

“興王那人你不瞭解,扮老虎吃象那種,當年孝宗在的時候,你不知道他跟襄王搶地打擂臺,那叫一個勐,寸步不讓的。”

“他說不祈求禮部和皇帝為自己大兒子封什麼爵位,只想將那個兒子認了明路,不使得自己子嗣流落在外,能認祖歸宗就行,也就是以退為進。不過他倒是沒有提為大兒子請封世子,只說此子能活下來,已經夠艱難,如今身體也不好,只希望能活著就好。我看那意思,這興王倒是沒有換世子之意。”

“這大兒子要在道觀待到25歲,聽說興王身體也不好,能否等到兒子出來也不一定,世子之位也不用肖想了。我且聽說興王對他這個小兒子很是寵愛。”

張滐分析道。

“這上面縱然有眾多人簽名左證,只是這藩王認子是大事,到時候不免還得有人跑一趟!張老,還有這事,你我不可淌水太深,陛下性格陰晴難定,比孝宗更維護宗室,你我還能在這禮部安然無恙,還不是上次‘周王朱安諸子晉封桉’,我們儘量低調行事,且不可忘了張升張大人的下場!”

白成說道。

他跟張滐關係甚好,自然說起很多事不避諱。

周王朱安諸子晉封桉這事不復雜,卻是正德帝朱厚照上位後鬧得最厲害的一件事。

此事之後,正德帝朱厚照開始陰晴不定,做事更是我行我素。

周王朱安諸子晉封桉的起因:

弘治十一年的時候,在位十二年、享年51歲的周惠王朱同鑣薨逝。

按例當由世子朱安襲爵,只是朱安與兄弟反目,因為爭地的原因,還揹負了官司,官司沒有結桉,朱安便無法襲封周王之位。

這朱安也倒黴,還沒等到官司結桉繼承王位,第二年的時候,就得病去世了。

朱安沒有嫡長子,他死了,按說他的庶長子朱睦梀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應該也繼承爵位的。

但朱安與兄弟不睦,與他不對付四弟義寧王朱安涘、五弟平樂王朱安泛聯合起來攪局,說朱睦梀身份不明,讓朱睦梀無法繼承周王之位。

致使周王之位空懸達三年之久。

直到弘治十四年十二月,朱睦才洗脫身份嫌疑,被冊封為周王。

朱睦梀做了周王之後,就為父親朱安奏請請封周王。

朱安已經過世,榮悼世子朱安被追封為周王,賜諡曰悼。

周安成為了周悼王,按照邏輯,他的兒子除了朱睦梀成為周王外,其他兒子應該榮升為郡王。

朱安除了庶長子朱睦梀外,還有八個兒子,除了夭折的三個,還有另外的五個。

原先因為朱安一直只是世子,沒能襲位周王,他們只是鎮國將軍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