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對窮秀才的誤解(第1/3頁)
章節報錯
稅!稅!稅!
看來在任何時代,都繞不開這個話題。
透過買地,秦邵算是知道了,這生活在大明正德年間的成本也是不低的。
除了農業稅,還有人口稅。
那就是隻要你活著,你就得交稅交錢,除非你藏在深山老林不被發現。
“爺,要知道還不如流浪呢!這落戶這裡什麼不幹也得交錢!”
小三子有些哭喪著臉說道。
這小子一說花錢就肉疼。
“看你那點出息!”
秦邵笑道,手裡的筆不停地計算生活在大明的成本。
大明的農業稅是按照畝數交三成的農業稅。
農業稅只收稻穀和小麥,其他糧食不收。
15畝水田的稅收每年折成的銀兩是8兩;旱田每畝每年需要上交200文,15畝是3兩。
根據京山這邊的田地產量,一畝水田一季產量也就一石糧,合180斤。
15畝兩季,產30石糧食,旱田主要種子非糧食作物。
安陸州這邊以水稻為主,偶爾也種小麥,但產量不高,更多是種子水稻。
根據大明的物價,一兩銀子買2石米,那些水田每年的收入就是15兩銀子。
將將顧住每年需要交的11兩農業稅。
當然這還是沒有算種子錢和人工費,這年代人工倒是很便宜。
聽說在這鄉下,佃農忙活一年給個三鬥糧食就算是工錢了!
這樣算來,這15畝水田基本算是原扯原,夠他們吃糧而已!
產量真是太低了,還有就是得合理運用那些旱田。
至於人口稅,就是你只要在這地塊上呼吸,就得交錢。
三歲以上的人口,每人每年要交100文,無論男女。
他們家現在四個人,王寅雖然沒有田地,戶口好像是在縣衙,但既然到自己家幫忙,這人頭稅他就得出。
不然人隨時被人叫走怎麼辦?
全家人頭稅就是400文!
除此之外,每家每戶每年都要出一名男丁到朝廷指定地方服徭役,每年需要免費服勞役25天。
服徭役沒有工錢不說,還要自帶吃喝,至於活計重,那累死那裡,就是你命不好,自己的事。
不想去也可以,出2兩銀子。
不當家不知道油鹽貴!
秦邵這一算,這要支撐一個家還真不容易。
別看他現在有30畝土地,這折騰一年,也就混個肚圓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