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怎麼了?”

王寅和韓瑾蓉他們看到秦邵直接將水吐出來,有些驚奇地喊道。

“鹹死了!跟喝鹽一樣!”

秦邵直接說道。

小三子不信,也嚐了一口,也直接吐了出來。

“小郎君,這水不能喝,這是我們家的鹽水!”

蘇老漢夫婦先前在給他們收拾屋子,並沒注意這邊的情況。

“郎君,你們要喝水,在房間內的水缸內,都是我們從山頂挑回來的,那些是甜水。”

老漢直接說道。

他說的甜水就是所謂的淡水。

“你們這裡沒有打井嗎?為什麼要從山頂挑水?”

秦邵看過此地的地圖,附近的山頂確實有個湖。

根據其位置,秦邵斷測是由於火山噴發和長期降雨形成的。

“小郎君有所不知,我們這裡打井打出來的水都是鹹的,只有山頂那湖水稍微淡些,只能從那裡取水了。我們老兩口年紀大,腿腳不便,都是我們家大郎(老人兒子)挑水。”

老漢解釋道。

“鹹水?那你水缸裡的水不會是從村子水井打來的吧?”

秦邵滿臉疑問。

“是的,郎君,我們村子裡的水井裡的水就是這麼鹹,大家都不敢吃,最多煮鹹飯的時候用,倒是省了買鹽錢!”

老漢解釋道。

從交談中秦邵得知這附近種植莊稼也不怎麼長,偶爾種些玉米什麼的,結的也很少。

他們這個村子主要靠山上打獵或者去更遠的鎮上上幹活混個溫飽。

秦邵看他們的吃食都是些麩糠之類的食物,老漢和媳婦衣服補丁摞補丁,幾不能蔽體。

至於老漢的兒媳婦和孫子始終沒有從屋子裡面出來。

秦邵不禁想起老杜文章裡的那句話: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晚上做飯的時候,他熬了很多米粥,讓老漢夫婦也過來一起吃。

韓瑾蓉還盛了一個大碗,讓老嫗給房間未出門的媳婦送去。

房間內傳來小娃子的哼哼哭啼聲和年輕女人輕聲撫慰聲。

“爺,你說這地方條件這麼不好,連喝個水都這麼難,怎麼不遷到別處?”

小三子畢竟年紀小,一路流浪雖然經歷豐富,但是其實對大明很多政策不是很瞭解。

其實這也不能怪他,這年頭除了讀書人,很多人的訊息其實是很閉塞的。

大明的戶籍政策,不說普通人不能隨意離開自己住的地方,就是遷移到別處,落戶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他們為遷移到安陸州可是專門買了房子才成功的。

任何時代買房子可不是普通人能實現的,特別是一窮二白的的農人。

歷史上的遷移很多都是戰爭或者大規模的自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