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如果明天我能背會《中庸》課文及釋義,能不能去地裡種田?”

秦邵有些小心翼翼地問道。

擔心這祝老頭再生氣,傷了身體。

“你……”

“你確信你能背會?”

祝老頭嘴巴長得大大的,忘記了閉攏。

《大學》兩千多字,還好說,他懷疑這小子以前應該背學過,在加上有些小聰明。

《中庸》可是四千多字,將近五千字,如果再加上釋義,那……

“差不多吧!我一會兒回去背背,到時候再默寫一遍,默寫是我短板,如果能熟練,夫子能不能同意?”

秦邵答道。

畢竟自己現在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太超群了。

樹大招風,他可不敢太招搖,說自己現在只要能讀一遍,基本就背會,可以說是過目不忘。

“如果……如果你能,可以下田!”

祝枝山退讓道。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看來自己真是碰到天才一樣的學生了。

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幸運的是,這樣的奇才竟然被自己遇到,還收為學生。

不幸是對自己來說那就是一種打擊。

當年那些書,他可是學了小半月的時間,才完全熟練背誦默寫課文及釋義。

這小子這麼聰慧,竟然耽誤到18歲還未曾科舉,真是暴殄天物。

……

第二天,秦邵再次過來上課的時候。

很熟練地背了《中庸》一書,順便又將《大學》又順背一遍。

默寫的時候也熟練很多,看來昨日是在家聯絡默寫了。

得知他昨天下半晌又去了農田那邊,祝枝山又是一陣沉默。

“自明,雖然你很是聰慧,但需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且不可驕傲自滿!”

“從今日起每日你背誦學習一本書,學新溫故,不可荒廢。農田那邊,忙時可去,等忙完,還需在家苦讀!”

自明是祝枝山為秦邵新取的字。

這年頭讀書人都會有字,比如祝枝山原名祝允明,字希哲,至於枝山就是他的自號而已。

祝枝山已經看出來了,自己遇到了絕頂聰明的學生。

他小時候也算是遠近聰明之人,五歲能寫一尺見方大的字型,九歲會做詩。

但背書記憶遠比不上這個叫秦邵的青年,內心已經同意他可以忙時讀半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