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條評論,網友們頓時一怔,隨後齊刷刷的點開了周文澤的微薄。

一分鐘前,周文澤發了一條微薄。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多謝蘇先生所作《滕王閣序》,與君共勉我才是蘇浩。”

在這條微薄下,釋出了一條影片,正是他錄製的《滕王閣序》。

詩詞太長了,網友們一個看得眼睛都疼了。

不少人索性直接拖到最後一段,看了蘇浩的落款。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聽上去有點豪邁啊!】

【……這詩看上去,好像有點長。】

【嗯……不是一般的長……《水調歌頭》和這不能比……】

【臥槽!周先生轉發這條微薄,不會是……】

【不會吧……高三狗瑟瑟發抖!】

……

不少高中的學生也在玩微薄,前一秒還在誇蘇浩呢,這一秒看到周文澤釋出的微薄,頓時心涼了半截。

上次蘇浩寫的那首《水調歌頭》就已經進入新編教材了,高三下學期他們就得用。

不過《水調歌頭》不長,而且郎朗上口,他們背起來也樂在其中。

但是這首《滕王閣序》,一眼看過去就不簡單啊。

由於周文澤在文人之中也有一定聲望,尤其是因為他的爺爺周國鴻,不少文人都關注了他的微薄。

例如趙老,就是其中一人。

之前蘇浩的《水調歌頭》他就看過,驚為天人,甚至在網上大力讚揚了一番。

看到蘇浩又寫新詩了,他立刻拿起影片開始慢慢觀看了起來。

剛看到字的時候,他就不由得讚歎了一聲。

“小小年紀,寫字就有如此風骨,難得,難得。”

緊接著,他就開始研讀了起來。

看完以後,他整個人倒吸一口冷氣,眼中已有紅色血絲。

他第一時間開啟微薄,開始敲打了起來。

“看完了整篇《滕王閣序》,我心潮澎湃,這篇詩詞裡,我找到了至少三十六個可引申出來的成語,文學性可見一斑。

而且這篇詩詞裡太多為成為經典的名句了。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怎一個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