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董卓之死(第1/4頁)
章節報錯
初平元年,慢慢走到尾聲。
很快,進入初平二年,即後世公元191年。
這一年,發生了許多事情。
藉助四世三公家名望,加上自身魄力和能力,袁紹終於發力了。
在謀士逢紀的建議下,袁紹挑撥公孫瓚攻打冀州,同時,暗中結交冀州牧韓馥麾下將領,比如大將麴義等。
公孫瓚發兵,南襲冀州。
韓馥一戰敗績,慌了手腳,此時袁紹的說客高幹、荀諶來到鄴城,勸韓馥降袁。
不顧眾多部下反對,韓馥最終以州牧之身,向渤海郡太守袁紹投誠。
袁紹也得以進駐冀州,自領冀州牧。
相比袁紹,袁術的路,走的甚至更順。
討董結束,回到南陽後不久,豫州那些袁氏門生,便自動奉袁術為主。
從此,袁術自領豫州牧,佔據中原富饒的豫州。
四世三公的名望就是這麼大,門生故吏遍及天下,以至於迅速成就了袁紹和袁術這兩兄弟。
當然,這兩兄弟關係並不好,很快就開始大打出手,卻也不提。
面對南方的袁術和北方的公孫瓚,袁紹勵精圖治,左右開弓,打的十分熱鬧。
這個時候的袁紹,無疑正處於上升通道當中。
反觀當初廣發檄文,號召群雄討董的曹操,此刻卻尚未發跡,只是一個小小的東郡太守。
劉備繼續託庇於公孫瓚門下。
孫策在為亡父孫堅守孝。
對了,幽州東部的公孫度,自立為遼東侯。
總之,討董之戰過後,整個關東之地,戰亂連連。
各地諸侯紛紛自立,除了封賞,朝廷詔令一概不奉,並且相互攻訐。
這個局面,顯然是董卓樂意看到的。
因此,出手十分大方,各地諸侯但有自領州牧、郡守的,均給予肯定和正式冊封。
但也有讓董卓頭疼的事情。
大漢元老,名將朱儁,和董卓徹底鬧翻,在山東諸侯資助下,起兵攻打長安。
也是當下,天下唯一一個出兵攻打董卓的人。
董卓派麾下大將李傕,郭汜,張濟等人迎敵,朱儁兵微將寡,多次被打敗,無力攻入長安。
畢竟,那些山東諸侯的資助有限,不可能讓朱儁的軍隊真正強盛起來。
面對兵強馬壯的西涼鐵騎,朱儁一人,哪裡是對手?
但朱儁執意和董卓作對到底。
其人兵法卓絕,征戰經驗老道。
李傕,郭汜之輩,雖仗著麾下兵強馬壯,屢屢敗之,卻始終無法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