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學問探討(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
凌晨。
一大早,呂布就命曹性帶著自己的‘名刺’,前去蔡邕府上投遞。
為什麼不直接拜訪?
當這是二千多年後的世界啊?
想要拜訪某人,要先遞名刺。
這是禮儀。
自認當世鴻儒,呂布自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練了一遍戟法,待曹性彙報,已將‘名刺’遞交到蔡邕府上後,又等了半個時辰,呂布這才動身。
時間依然是早上。
頂冠披袍,長袖寬服,一副名士打扮,呂布手持一本簡書《易》,帶著十餘隨從,一路步行,向蔡府而去。
既然是文人相會,騎馬就不合適了,但呂布又不習慣坐車,那就步行吧!
反正他體力雄厚,走一截路而已,完全不礙事。
‘名刺’上,定下的時間就是現在。
嗯,有點急!
可誰讓呂布心急呢?
拜訪當世大儒,向外展示朋友圈,以此獲取名聲,動作自然要快。
他在洛陽可待不了多久。
現在是十月中旬,十二月曹操就要在陳留髮檄文,明年一月,天下諸侯就要雲集討董。
呂布可不想這個時候待在洛陽。
躲在五原,一邊看熱鬧,一邊悄悄收取幷州之地不好嗎?
計劃裡,他只會在洛陽待三、五天!
如果不是知道,明年洛陽就要毀於一場大火,他甚至都不想來。
二百年的朝廷中樞,當世最繁華的城市,不來親眼看最後一眼,怎能心甘?
蔡邕府邸,距離他的住處並不遠,一炷香後,便到了。
剛至蔡府,就看到蔡邕站在門外右邊,持禮等候。
一眾下人,則在左右列隊簇擁。
一看這陣勢,呂布秒懂。
主人列於門右相候,客人走左門,這是客人拜訪,主人接待的禮儀,他當然明白。
當然,若雙方身份差距懸殊,主人就不必如此了,僕人帶領入府即可。
呂布當然不可能受到這樣的待遇。
當即向門左方向走去,一邊走,一邊拱手說道:
“伯喈先生,今日冒昧登門,多有失禮,魯莽之處,尚請海涵!”
“左將軍何出此言?”
蔡邕微笑道:
“昨日早有言在先,豈有冒昧一說?”
一般來說,遞了名刺,拜訪時間大都在第二日或未來數日。
如呂布這般,剛派人遞了‘名刺’就上門,肯定是件失禮之事。
但既然昨天就說過了,加上蔡邕不在意,也就不算失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