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地理志》中載,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那離我老家不過十餘里,所以我見過幾次,跟眼前這大湖的顏色和味道都差不多,只是時間太久,已經記不太清了。”

孫軒捋著白色山羊鬍,陷入回憶中。

“高奴,我記得好像是延州州城,距此處有數千裡之遙,跟這應該不是一個東西吧?”

“你有所不知,我年少時曾讀過私塾,那時就特意問過先生,據他說,洧水不止在高奴有,其他地方也有不少。”

說著他舉起了例子:

“比如《後漢書》中就有記載,酒泉郡延壽縣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筥,燃之極明,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

“《元和郡縣誌》也有云,石脂水在縣東南一百八十里,泉有苔,如肥肉,燃之極明,水上有墨脂,周武帝宣政中年,突厥圍酒泉,取此脂燃火,焚其攻具,得水愈明,酒泉賴以獲濟。”

“這些其實都是洧水,只是叫法不同,從這些記載就能說明洧水各處都有分佈,不獨存於高奴。”

“周武帝?那都多久以前了!”

張牧語氣驚詫,滿臉好奇:“聽孫老您剛剛話裡的意思,這東西還能燒?”

“當然,全賴少時頑皮,引燃了不少,經常為此受先生和父母責罵,所以我才能記得此物。”

“石脂就是洧水?”

安西老兵趙鴻若有所思。

“前些年龜茲城有位治療脫髮的大夫,好像說他的藥膏就是石脂。”

“我想起來了,確實是有,我當初遠遠望過一眼,那藥膏跟眼前這個顏色是很相像。”

“沒錯,我當時也聽過,傳言他醫術十分高明,原來都是這洧水的功勞。”

他這麼一說,立刻有數位安西老兵記了起來。

“洧水!原來洧水就是露天原油!而且在二百多年前就已被用於軍事。”

秦遠心中震驚古人的智慧。

聞著越發熟悉的味道,還有它特殊的顏色跟質感,他臉上有抑制不住的喜悅。

多少天了,終於見到以往日常生活中的東西。

而且這個東西,對他們很可能有大用!

“遠哥,你…沒事吧?”

張牧臉色擔憂,實在搞不懂自己這位兄弟,怎麼對著一個洧水池子這麼開心?

“我很好!”

秦遠霍然站起,臉上滿是自信笑容。

“尼瑪!”

“屬下在!”

“你回營帶上木桶來這裡,將這些黑色液體取回去!天黑以前能取多少是多少!小心行事,儘量別引人注意。”

“遵命!”

雖然心中疑惑,但他沒有多問,既然大人交待,去做就是了。

“遠哥,你要把它帶回去燒火?”

張牧反應過來,輕聲詢問。

秦遠神秘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