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選擇的題目是論兩國與周邊小國關係。當方舟進去之後,考官看了一眼方舟,伸手示意方舟坐下。

“你的文章是自己寫的嗎?”方舟剛坐下,考官就直接問道。

這名考官之前也看過方舟的比賽,他認為方舟的實力並不止如此,在他心裡方舟的實力應該是武考的前三。像方舟這樣文武雙全的人,實在是少見,所以考官並不是很相信這篇文章是方舟自己寫的。

方舟點了點頭說道:“先生,這篇文章全文都是我自己的想法,如果有疑問先生可以提出。”

“好。”考官看著方舟自信的樣子滿意地點了點頭,看了一眼文章之後繼續問道:“你在文章中提出,我國與御風國之後會有一場大戰,最後會以古安國的勝利告終,你甚至說古安國會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現在外界的評價都認為我國勢弱,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考官的意思很明確,他認為方舟的文章和之前那個叫陸環的考生一樣似乎有些理想化,雖然方舟的文章討論的是國家之間的關係,但是這篇文章並不是單純的政治或者社會性文章而是從戰爭的角度來分析兩國的關係。雖然方舟的角度非常吸引人,但是考官不認為一個沒有經歷過戰場之殘酷的人能寫出如此文章。

“先生,這並不是異想天開。我有一個設想,這個設想需要我和同伴合作,首先我們要打入御風國內部...”

接下來方舟將他和魏禮的部分計劃描述給了考官,確切的說是魏禮的計劃。正如當時方舟聽到這個計劃一樣,考官露出了無比驚訝的神情。

考官沉默了,雖然他不知道這個計劃能不能成功,但是就方舟所言這個計劃可以說是“紙上談兵”之中較為實際的一個,這個考生沒有因為害怕扣分就避談戰爭中的傷亡而是將傷亡、糧草、排程精細化可以說是幫助古安國擬定了一份成功的戰略計劃書。

“請稍等,我去叫一下主審大人。”考官深吸了一口氣起身便向外走去。當考官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一般只會有兩個結果零分或者入選。

考場外的人有人在等方舟出來,也有人擔心等一下會問什麼問題,當考場的門開啟的時候,方舟的考官走了出來。但是他並沒有像之前那樣通知下一個考生進入,而是徑直走向了主審官。

“方舟在搞什麼名堂。”陸環見考官竟然去找主審官了,也就是說考官認為自己一個人並不能判定方舟的文章是否優秀,只能讓主審官來判定。

不要以為主審官只是一個小領導,作為主審官要有深厚的政治、軍事以及文學素養,在稽核文章的的時候不能帶有任何私人感情色彩,單單是這兩點就能淘汰掉一大批人了。

“你別太小看方舟了。”易文心裡自然

是知道,雖然方舟和他們年齡相仿,但是有著不同尋常的經歷,對於這方面的體會也是異於常人寫出來的東西自然不會泯然眾人。即便是魏禮這幾天教給他了一些東西,易文相信方舟能在文章中加入自己的見解。

只見方舟的考官和主審官小聲聊了兩句之後,主審官露出了一絲驚訝的表情,隨後便和考官一同進入了考場。

這一下,整個等待區突然喧鬧了起來,都在談論方舟到底寫出了什麼驚世駭俗的文章,竟然驚動了主審官。

“這篇文章是你的想法?”主審官進來之後方舟就將自己的想法敘述了一邊,主審官皺著眉頭聽完之後問道。

“是的。”方舟點了點頭答道。

“你如何保證計劃的成功。”在主審官將文章通讀了幾遍之後似乎已經忘記這只是文考中的一篇文章,而是將其當做未來可能實行的計劃之一來與方舟討論。

“主審大人我想您可能誤會了,我這個計劃最重要的並不是有多高的成功率,耳室無論成功與否我國都能以紙面上的代價結束戰爭。”方舟笑了笑說道。

是的,方舟的文章中所估算的代價都是以最大值去估算的,他的文章中詳細敘述了主要戰場中執行他的計劃前後的傷亡估算,這讓主審官都非常激動,很難不帶有私人感情去平定方舟的分數。

主審官緩了緩神看著方舟自信的樣子,默默地點了點頭,就連主審官自己都沒有發現,他的潛意識裡已經預設了方舟這個計劃。

沒過多久,方舟便從考場走了出來,眾人看著方舟自信的樣子,心中對於方舟的得分都有了自己的猜測。

“看你的樣子分數不低啊!”易文和陸環等了半天,見到方舟出來之後笑道。

方舟將自己的得分給二人看了一下,二人愣了一下驚道:“九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