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多個目標(第1/2頁)
章節報錯
兩軍的撕殺,震天動地,柴桑的大地上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經歷過這樣規模的大戰了。
假如沒有項陽的軍隊,這一戰的結果還真不好說,兩軍可有長短之處,就看運氣落在哪邊了。
項陽也不得不承認,他之前有些小看了宋齊軍的戰力。
他們殺出山後,在這片曾經非常熟悉的土地上作戰,不管是士氣還是對地理的應用,都達到了頂峰。
以大涼軍的角度看來,兩邊激戰的軍隊都算作是“逆賊”,任他們拼個你死我活好了,最後大涼軍收復柴桑之時說不定更輕鬆許多。
但以眼前的大局來說,項陽還是要及時對宋齊軍提供支援。
項陽對於戰局的把控是無人可比的,大涼軍隱身地點又是精挑細選。
當大涼軍殺出之時,敵軍一直沒有對這個方向有過重視。
主將看到又有“宋齊軍”殺過來,本能地把預備隊兩千人頂了上去,他們也不需要打敗這支“宋齊軍”,只要形成纏戰之局,不要影響正面戰場就可以了。
但是,這哪是什麼“宋齊軍”啊,而是項陽親自率領的大涼虎賁!
兩軍剛一接戰,柴桑軍就抵敵不住,被殺得步步後撤,更關鍵的是,項陽在軍中注意到敵軍將領的位置,單騎殺出直接將對方刺死。
雖然大軍副將能接替他的位置,雖然後方的柴桑主將能立即派出另外的將軍過來指揮,但還是引發了他們的混亂。
本來就落於下風,這下子更加抵擋不住了,這足足兩千人馬,不到兩柱香的功夫就已經被殺得有潰散之象。
有些將士見勢不妙,縱有殺敵之心也只能跟著大隊人馬一起後撤步,假如他們相連的陣勢都被沖垮,那就全變成散兵遊勇,成為大涼軍宰殺的羔羊了。
不過,他們現在後退,雖然能保持陣勢的完整,對於大涼軍卻已經沒太大的威脅了。
項陽軍直接轉身,帶領部分將士威脅敵軍正面戰場的側後翼。
這支軍隊數量不多,但已經在區域性戰場上造成了連鎖反應。
沒有任何一支軍隊敢於在側後翼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還跟正面之敵死拼。
柴桑軍最左翼的少部分軍隊倉促後撤,在後方主將旗幟的指揮下,想要豎起一道南北向的防線,在正面的戰線上彎過來一些,這樣就把大涼軍衝殺過來的軍隊也納入正面戰場。
這樣做雖然非常狼狽,雖然會加重他們承受的壓力,但是在雙方總數多達四萬人的大戰場上,多加上不到兩千人,也不至於影響大局,柴桑軍還有爭勝的希望。
可惜項陽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當他們剛剛開始動的時候,項陽已經發覺到他們的意圖,帶著手下兒郎加快步伐,搶先一步卡住敵軍後撤的路線,即使為了速度自己方也陣不成陣,但他們可以得到正面的宋齊軍的策應,兩面夾攻一部倉促後撤的軍隊,直接就將之擊潰。
最左翼的軍隊被瞬間解放出來,這成為了宋齊軍中手多出來的一支機動部隊!越是在大規模的戰場上,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支機動部隊的作用就越大。
而且,柴桑軍的後備軍也已經派了上來,根本沒有多餘的兵力來應付了。
“混蛋!竟然連一支兩千人的部隊都擋不住,廢物!”
柴桑軍在這一戰中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低估了大涼軍的戰力,他們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打垮柴桑最後一支預備軍隊,等於完全改變了戰局。
所有大規模的戰場,都是從一個區域性戰場開始扭轉的,特別是整體的崩潰。
他們側翼軍隊的選擇並沒有問題,問題在於軍隊素質無法與大涼軍相比,明明想先後撤,再跟中軍形成聯合的防線,保持戰線的統一性,卻被項陽冒險先一步卡住了後撤的道路,造成了側翼小戰場的崩盤。
這使得柴桑軍的中軍正面缺少了側翼的保護,宋齊軍多出來的軍隊,可以直接繞到側後,再對他們發起進攻,甚至更狠一點,可以趁著中軍戰場撕殺都脫不開身,直接衝殺柴桑軍的主將本陣。
不管是襲殺敵軍主將還是逼得他逃走,都能讓敵軍戰場無法得到主將的指揮,大潰敗也就不遠矣。
柴桑軍發現側翼戰場已經無法挽回之時,就已經明白這場大戰不能繼續下去了。
中軍本陣接連打出旗號,指揮著前方的大軍互相掩護撤退,不過宋齊也已經看出目前的局勢,他雖然不如徐凌風,但是比徐凌風手下的大將還是有餘的,本身也是指揮過大規模交戰戰場的有經驗的將領,這時自然不能讓他們從容退走,正面的軍隊衝殺得更加猛烈。
項陽這時反而帶著軍隊悄悄退出戰場。
這次的大戰已經沒什麼懸念,宋齊軍雖然不太可靠,但在這一場大戰中,表現出的戰力與士氣還是讓人驚喜的,單靠著宋齊軍已經足以擊敗對方了。
他則要為下一步做好準備。
他在思考著柴桑郡城中的何通腦子裡在想什麼。
對何通來說,他派出城的乃是主力大軍,雖然柴桑在其他地方還分散著幾支軍隊,不過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把他們集結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