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誘人的提議(第1/2頁)
章節報錯
“炸藥武器確實威力極大,但是時間一長,中原諸侯早晚是會得到的。他若一味地留於手中,是得不到太大好處的。”
“反而令其流出,平衡一下各路諸侯之間的實力,會使得中原更加混亂,給他干預中原亂局留出時間。所以為長遠計,古天海寧願與其他諸侯通氣聯絡,而炸藥武器則是他的敲門磚。”
“再者,既然其他諸侯受了他這番好處,以後那些諸侯自己改進炸藥武器有所得,也會跟古天海互通有無,共同進步,追上大涼軍的腳步。”
項陽微微驚訝地看著安晴,沒想到這個異邦女子竟有這樣的眼光。
或許她是透過長時間的分析才得到這些結論,但也很說明她的本領了。
“說得不錯。”
安晴續道:“不僅是中原王朝,古天海好像還跟西南某些大國有所勾連,得到他們的翼助,陛下雖得揚州,但萬萬不可調以輕心,必須強化揚州的防備,免得被敵人所乘。”
項陽等人露出古怪的表情。
“你說得不錯,與古天海勾結的西南大國,就是巴蘭國,而且我們已經在揚州交過手,其實力確實怪異,讓人防不勝防。”
項陽自然不會直接說大涼軍在吳郡吃了個敗仗,只能大體描述一下對方的實力。
安晴心中一驚,明白自己還是被古天海給詐了。
她跟古天海最後一次接觸時得到的資訊,分析出了古天海已經與巴蘭國等勾結,但是巴蘭國現在還沒有直接干預中原之爭,他們似乎還需要時間準備。
沒想到大涼軍已經與之交戰,聽起來還吃了個悶虧。
這說明古天海果然對他們留了一手。
巴蘭國雖然是從海上而來,但是天照國乃是極東之國,巴蘭國則是西南大國,兩者相距何止千里之遙,安晴對於巴蘭國的戰力並沒什麼具體資訊。
聽到項陽的話,她更加慶幸自己轉向夠快,若是真的等古天海對天照國動手,其掌握的實力必定遠超乎自己的想象。
安晴急道:“我們對巴蘭國等的實力未知,但是古天海對這些異邦如此倚仗,可見其實力雄厚,陛下得趕緊增兵揚州,不可讓他們取得揚州進而圖謀中原啊。”
她自然聽得出來,大涼軍在南方交戰不利,所以才更加心急。
項陽淡淡地道:“還請放心,我們已經總結經驗,不會讓對方討得了好,據我所知古天海與巴蘭國的聯軍又已經對建鄴郡發起進攻,兩方戰果不日即會傳至廣陵,你就等南方的訊息好了。”
安晴驚疑不定。她沒想到項陽明明得到了如此緊急的軍情還能淡定如此。
據她所知,大涼軍在各處的兵力似都有所不足,面對一方大國舉兵來犯,真的有必勝的把握?
大涼剛剛才得到揚州,按理說根基未深,他就不怕一場大怕之後,他們無法在揚州立足,千辛萬苦得來的戰果又拱手讓人?
只是有些話,作為剛剛結成的下蕃,她知道不宜過問太多。反正該提醒的她已
(本章未完,請翻頁)
經提醒了,朝廷也無法挑出她的錯處,現在她只能按下心頭焦急,等待訊息以及朝廷的安排。
等到安晴告退,易秋嫻和楚清清立即湊了上來。
楚清清先道:“沒想到這個安晴公主竟然有如此心機,跟我見面之時隱瞞了很多東西啊。陛下,您對那個天照國瞭解多少,她這番投靠,其中是否有詐?”
易秋嫻也道:“安晴公主之言,多有不盡不實之處,她對於古天海的瞭解似乎太深了,以前兩方勢力必有勾結,若是她耍詐,以後說不定會成為古天海的內應。”
項陽則擺手道:“你們以為這些東西朕看不出來麼?安晴以前應該跟古天海合作過,但是現在來投靠我們也是真的,兩方勢力都活動於東海,必定有所提防,安晴應該是因為某些原因生出警惕,才想轉換門庭,藉助大涼之力破解古天海的海船隊。”
“我們也不用逼之太甚,所謂的天照國那點兒實力,朕是看不上的,但是要破古天海,她手上的海面情報至關重要,若是她真的能立上大功,朕也不介意多接納一個外域蕃邦。”
項陽知道歷代中原王朝的眼光只侷限於中原肥沃之土,把這裡開發到極致,而四面之處要麼受限於.大海要麼受限於群山和沙漠,擴張餘地有限。
因此,中原王朝很喜歡接納外地蕃邦的進貢,讓他們成為自己名義上的臣屬國,也就不再派兵征伐了。
項陽自己雖然很有興致征服其他文明,不過也會使用老祖宗留下來的“外交武器”。
易秋嫻和楚清清想了想,也確實不值得為此擔憂。
陛下已經拒絕了天照國直接派兵“協助”的要求,最多讓他們派個兩三千人意思一下。
哪怕大涼軍行的是精兵路線,兵力不算多,但是這兩三千人也不可能掀起什麼風浪。
至於海上爭雄。
就連古天海的海船隊也不敢跟大涼主力船隊正面相抗,多加一個天照國又能有什麼用?
自身的強大,才是他們最大的倚仗。
“屬下等明白了,我們會盡量與安晴建立起情報通傳,希望她真的能助我們找到古天海的主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