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出現的時機實在是太巧了,能夠對戰局有如此敏銳的感應,敵人主將至少絕非無能之輩,還是多加幾分小心得好。

很快,探馬相繼傳回了後續情報。

敵騎大約在五千之間,裝備看起來頗為精良,而且前進的速度很快。

而且,大涼軍派出的探馬也開始有所損傷。他們都是想要更仔細地觀察敵情,仗著控馬之術抵近偵察,卻不想對方也不好惹,吃了大虧。

嶽道淳大怒。

大涼騎兵縱橫天下,就算是在涼州面對異族騎兵時也不曾吃過這種虧。

這隊敵人也太囂張了。

敵騎五千,他帶領的騎兵數量在三千左右。

不過,兩軍交戰,特別是騎兵交鋒,數量並非致勝的因素。

嶽道淳領軍在這一帶遊蕩了很長時間,早就把這一帶的地形觀察好了。

趁著現在兩軍尚未交戰,他們要佔據更有利的地形才好。

嶽道淳下令全軍“撤退”,引誘敵騎來追,等來到“三鳳原”之後他們先佔據了此地唯一的高坡。

三鳳原乃是下邳之南的一大片平原之地,最適合騎兵作戰。除了大涼軍已經佔據的高坡之外,此處一片平坦。

只要敵騎真的追著殺入此處,就不可能另外佔據更有利的地形,只能迎坡與他們對沖。

嶽道淳的計策生效了,敵騎果然不想放過他們,等進入到三鳳原之後,發現大涼軍已經佔有地形之利,再想退走也來不及了。

一路的急奔,兩軍戰馬體力的消耗都不小。假如敵騎扭頭逃走,且不說對士氣會是巨大的打擊,戰馬也不可能跑得像追擊時一樣快。

大涼軍大可在後面從容追擊,只要敵騎被某處地形阻隔耽誤了速度,他們就能追上展開殲滅戰。

沒有人想落到被動挨打的境地,所以敵將沒有選擇,只能同時列陣,準備展開騎兵對沖。

以大涼騎兵的精銳,不需要嶽道淳親自叮囑,自己就能擺好陣型,他岀藉著時機遠遠地觀察敵軍動向。

嶽道淳感覺得出來,對方騎兵不容小視,縱然不及大涼騎兵精良,也會是極度難纏的對手。

他們的馬色較雜,遠不如大涼軍。

這也是中原騎兵的特點了。

雖說中原諸侯各有渠道搞來戰馬,有些地方自己也能養馬,可是得到戰馬的你途徑畢竟不如大涼軍穩定。

可是,他們裝備的甲冑卻非常精良,而且這支騎兵多以銀白色的盔甲為主,看起來更有整齊的感覺。

五千騎兵排好陣列,開始迎著大涼軍緩緩推進,所有的騎士都能沉得住氣,控馬之術也不錯,最前列的陣線整齊劃一,表面上看沒有絲毫弱點。

“切,中原之地也有不錯的騎軍將領啊。”

嶽道淳咕噥了一句,下令道:“讓精壯之士準備好炸藥包,對沖的時候算好時間,先破壞敵軍陣列,後面的仗就好打多了。”

部將們連忙準備。

他們不會覺得這種手段是弱了自己的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