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軍沒有時間在現場清點兒戰果,需要立即把傷員也轉移到船上。

不過據有經驗的將領估算,揚州軍直接傷亡應該不下於一萬五千人,剩下的一萬人則是散逃入林中,再行追擊並不划算了。

此戰前後不過兩個時辰,相對於時間而言,戰果可謂巨大。

本來項陽和易秋嫻若是心狠一點兒,還能讓騎兵趁勢進攻後續的一支萬人隊。

揚州軍雖眾,但以六千騎兵正面進攻一萬步軍,勝算還是很大的。

項陽盤算之後,放棄了這個計劃。

他們南下分兵,本來就是要分散揚州軍的兵力,透過穿插與運動尋找殲敵之機。

這次能利用時間差和騎兵炮兵的優勢殲敵一萬五千之眾,算是超出預期的成果,他們的行動還會繼續,不必建功於一時。

若是盲目地與敵軍決戰,說不定揚州軍會得到周圍各城守軍的全力支援,萬一把他們糾纏在此地,那想脫身就不容易了。

揚州之地畢竟不是關中也不是幷州。

此處河道密佈,騎兵難以進行大範圍的快速機動,易受到地形限制,不可不慎。

雖然大涼軍是放了揚州軍一馬,但是他們在此戰中展現出的恐怖戰力,還是震動了揚州軍。

訊息傳至徐凌風的大營之中,讓這位揚州梟雄久久不能成言。

雖然軍中禁密會私語,但是各將士同樣會有猜測與驚慌之情。

本來揚州軍就自認為素質比不過大涼軍,他們以十倍之軍想要圍殲一支大涼軍都未能成功,水軍還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這一戰,更是提醒了揚州軍一件久忘之事。

大涼本源之地乃是關中,他們是一支北方勢力。

南船北馬,大涼軍最強大的力量並不只有堅船利炮,還有最恐怖的騎兵!

傳言,就連西涼的異族騎兵在大涼騎兵面前都遭遇慘敗,足足六千騎兵一起衝鋒,揚州普通士卒甚至連想都想不出那會是多麼可怖的威勢。

沒有人想要在戰場上面對這麼可怕的騎兵,特別是揚州普通士卒的裝備並不精良,更加無法形成重步兵方陣與敵對抗。

項陽也沒想到,一戰之威形成的震懾力竟然如此有效。

當他再次行分兵之策時,揚州軍大營竟然半天沒有反應。

按理說,揚州軍若是不想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地盤被大涼軍各個擊破,那就需要分兵應對,堵住擊敗大涼軍分出的軍力。

若是對少量精兵作戰沒有信心,那就拋開一切,直接大軍進逼,逼大涼軍進行決戰。

沒有任何人敢對大型決戰輕忽以對的,大涼軍必定會集中所有兵力應對揚州軍的。

可是,知道了大涼軍調來這麼多騎兵,而且人家的騎兵短時間內就擊潰了兩萬五千人的大軍,使得揚州軍上下,對於決戰都失去了底氣。

大涼軍輕輕鬆鬆就劫了敵軍好幾支運糧隊,連大軍的糧草都不必過於依靠水軍了,“就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