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進入伏擊點(第1/3頁)
章節報錯
袁立以為陳恢只是擔憂南家寨會在大戰之時從後突襲。
他們以前沒少跟南家寨交手,憑他們那點兒兵力,也只能襲擊一下探馬隊和運輸隊,根本無法與徐州軍正面抗衡,每次都把他們趕了回去。
若非騰不出手,袁立早就把徐州境內的各路山匪全部清剿一遍了。
大涼軍可能是趁著他們聚集兵力的時候,搞了一些小動作,但是這麼短的時間,他們又能有何作為?只是收買一兩家小規模山匪,無礙大局。
“至於說到我們對廣陵的軍情不足,呵,陳公就真是說笑了。”
“有一件事情我還是要告訴諸位的。”
袁立特意清了清嗓子:“徐凌風早就已經派使者前來回應,他們主動派出了水軍出擊,與我們策應,同時從水陸兩路進攻大涼軍!”
“當然了,揚州水軍也無法擊敗大涼的主力船隊,不過他們可以憑藉數量優勢,監控著大江上的動靜。”
“據揚州軍所說,這段時間大涼軍雖然往廣陵之地運送了不少的物資,但是他們卻沒有明顯的增軍跡象,最多能運過去兩三千人的軍隊而已,也就是說,我們的對手最多隻有一萬五千人而已。”
“這點兒兵力,他們也只能死守廣陵,我們真正要擔心的,其實是大涼會讓水軍進入支流,在我們全力攻城的時候,從後面截斷我們的補給!”
眾多將領和謀士都點了點頭,主公的認識還是很清醒的嘛。
袁立肅容道:“但不要忘記,我們是準備對廣陵採用急攻之法的,因為其他的防線耽誤不起時間。只要能在短時間內攻克廣陵,又何懼被大涼軍切斷水路補給?”
“至於廣陵的地形,呵呵,那裡以前可是我們的地盤,我徐州軍對廣陵的一草一木比起大涼軍更加了解,這還需要臨時派探馬探查嗎?”
說完,袁立冷眼看向陳恢:“陳公,除此之外,你還有什麼軍情需要探查的嗎?”
陳恢暗歎一聲,不再言語退了回來。
他承認,主公所說的都有道理,但是他的心裡依然有極大的不安。
在徐州軍與揚州軍聯盟之時,他曾經仔細研讀所有能收集到的大涼軍戰報,發現大涼軍擅長以險制勝,經常會有出人意料的戰術。
他之所以強調探馬對戰場的掌控,並不是因為“不瞭解”廣陵的地形,而是儘可能地排除意外因素。
可惜這些話說出來也不足以動人心,大部分將領都已經深信他們必定是最後的贏家。
似袁英袁成二位將軍,他們固然年輕勇猛,但作為袁氏嫡系,他們更是無利不起早!如果不是判斷此戰必勝,他們未必會急著站出來搶奪先鋒之位。
人心如此,如之奈何?
袁立其實還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隱患,而且這個隱患還是他一手製造出來的。
因為自忖必勝,所以他不再倚重於外姓將領們的才能,認為憑著袁氏子弟就能奪得最後的勝利,各種大軍的主將全都委派給了袁氏子弟。
這樣的舉動且不說浪費了許多不錯的人才,更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讓外姓將領離心離德,他們也懶得為主公貢獻心力,哪怕是看出了什麼問題,也沒有及時提醒。
袁氏諸將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只是配合著主公積極進行戰前佈置。
整個徐州軍兵馬分為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