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大膽行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過易秋嫻所擔心的,也正是水軍作戰的麻煩之處,他們必須要沿途清點各處投石機臺,不能給敵軍從陸地上襲擊他們的機會。
項陽登上帥艦與楚清清一起指揮,帶著主力艦隊靠南行駛,觀察地形。
“陛下,秋嫻姐的戰術雖好,一旦成功戰果也很誘人,但是對我軍來說風險頗高啊。”
楚清清冷靜地觀察著大江與南洪江交匯之處,神色凝重。
她跟易秋嫻的配合不多,雖然感情還算不錯,但是互相之間的信任程度肯定無法與項陽相比。
項陽摸著下巴道:“你是說這裡的河道口有些窄嗎?”
楚清清點頭道:“正是,這個南洪江裡面的情形如何,連我也不太清楚,不過觀其河道口的情況,怪不得不會引人注意。”
“若是我軍的主力船隊殺進去,最終交戰不利,被迫要撤回大江,此時揚州水軍再利用他們的兵力優勢將河道口完全封鎖,試問陛下我們要如何突圍。”
“進攻那座大寨確實很有好處,但是風險卻是我軍主力船隊可能全軍覆沒,我是覺得划不來的。”
大涼軍最大的倚仗,就是船隊中強悍的新式戰船與火炮。
有此神器,大涼水軍才有膽氣無視兩岸的各種設施,長驅直入。
但是,因為他們現在只有一艘新型戰船,假如面對的是大量需要解決掉的敵人,只能一個一個地解決,消耗極長的時間,難以在緊急突圍的時候起作用。
項陽搖頭道:“我倒覺得這個險是值得冒的,若是我們無法與易秋嫻的大軍形成配合,此次遠征很可能無功而返,揚州軍這座大營就是針對著我們的反擊而設的,若是不能把它給端了,建鄴郡城將一直安如泰山,秋嫻的大軍甚至不敢輕易進攻任何一座小城池。”
楚清清暗歎一口氣,明白項陽的思慮了。
她是作為一名水軍將領來看這個戰局,把她所看到的風險都提出來,不過項陽卻需要為大局考慮,權衡風險與利益得失。
項陽金口一開,策略已定,後續只要看看該怎麼解決眼前的麻煩以及隱患。
楚清清快速調整思路,提議道:“既是如此,我們的船隊可以分為兩支,由陛下親率主力船隊,而我帶領一支分船隊把守河口,再加上陳飛將軍的策應,應該能不出意外了。”
項陽搖頭道:“不,有陳飛在外接應足矣,別忘了,揚州軍不會提前預料到我們會進攻這處大寨,而且前面開道需要更多的戰船。”
“據易秋嫻發回來的軍情,我們的投石機也能將敵軍大寨納入射程,這部分火力有可能決定戰役的勝負。”
“我們確實需要做出應對,那就是帶上更多的運兵船,帶上更多的戰士,一旦大戰打響,可以快速把兵力送上岸。”
楚清清驚訝地道:“但是,這樣一來會讓我軍的規模更大,在大江之上更顯眼啊,那不會提前暴露我們的意圖嗎?”
項陽笑道:“揚州水軍豈能分得清我們的運輸船裡裝的是什
(本章未完,請翻頁)
麼?這些天我們每日都要從北岸往南岸運送東西,除非他們親眼看到我們登船的碼頭。”
“揚州軍自然能看到我們渡河的行動,但是隻會以為我們是掩護大量的物資過河,等我們直接殺入南洪江,一切都來不及了。”
楚清清暗自苦笑一下,對她這位陛下的性子實在是太瞭解了。
除了各種奇思妙想之外,陛下最大的習慣就是一路猛攻,為此他會把一切做到極致。
誰敢在無法絕對保護後路的情況下還要填兵進入敵境?
陛下就敢!
可能這就跟陛下一路帶著朝廷在逆境之中,直接打垮嶽虎軍的經歷有關。
既是如此,那就拼一把好了!只要成功,易秋嫻的大軍將重創揚州軍,即使沒有水軍的接應,她也能把敵境鬧個天翻地覆。
他們很快就在軍中挑選了兩千敢戰之士。
因為貨運船是荊州原來數量最多的船隻,不用加班加點地開工猛造就能湊出相當的數量。
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整備完成,同時易秋嫻也準備完成,大戰再次開場!
揚州水軍果然對於大涼水軍的動向警惕不足,以為他們是掩護後面的龐大船隊,所以只派出一支船隊遠遠地觀望,情況只要不對他們就會逃走。
不過,大涼軍擺明了有明確的進攻目標,一路都高速行駛,儘可能地減弱敵軍反應的時間。
與此同時,易秋嫻也已經在岸上展開行動了。
她早就分出小隊伍,在主力的掩護之下,快速清掉了沿著江岸的一連串的岸防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