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軍也好,袁澤也好,以前也都遭遇過別人的埋伏,自有一套應對異變的方法。

問題是,大涼軍的進攻實在是太猛了。他們按照以往的“經驗”來應對,本來也沒什麼問題,可是大涼軍不會給他們足夠的反應時間。

袁澤作為徐州軍主帥,又衝在非常靠前的位置,特徵太明顯了。不需要項陽特意下令,大涼的戰士們最先注意到,並集中火力向著那匹人傾洩出去。

袁澤與他的親衛剛剛被掀飛下馬,根本無力舉盾抵擋,大量的戰士被當場射殺。袁澤本人也中了箭,只是他身上的盔甲比較精良,沒有造成致命的傷勢。

“快!快撤,不要在路中間,找東西擋箭!”

袁澤快速喝令手下應對。雖然他的前軍算是完了,不過後慣還有其他的軍隊能源源不斷地補充上來,堅持下去他未必會輸給大涼軍。

袁澤對於伏擊之道是有些心得的。他知道作為主動埋的一方,表現出來的力量遠比他們實際的力量更強大。

若是被埋伏的一方真的被他們給唬住,先自亂陣腳,那就會加速敗亡。

袁澤確實算是冷靜,不過這次根本無法幫到他們。

因為大涼軍的瞬間 打擊火力太可怕了,表面上看那麼強悍的弓弩覆蓋,必定是大涼軍的主要手段了。

實際上,這些弓箭手的目的只是為了壓制住徐州軍。既給他們造成殺傷,同時又逼得徐州軍慌亂地尋找掩體,不能從容抬頭觀察。

在此之時,一隊大涼士卒已經快速接近,藉著居高臨下的優勢,把大量的炸藥向下方投擲出去。

大涼軍有足夠的時間設下詭雷,其威力絕對不止現在引爆的這一點,其他的詭雷所設的位置就更加隱蔽了。

它們不是隨意就能引爆的,或者說受限於材料,項陽能設下的引爆手段並不多。所以,他們要使用更直接更暴力的方式——把炸藥丟下去,透過爆炸的威力來引發詭雷!

徐州軍對於這一切還茫然無知。大量計程車卒藉助著山石與樹木躲避著弓箭的射殺,而且慢慢穩定下來,讓徐州系的將領心中稍安,甚至還盤算起了等後續軍隊到達之後該如何反擊。

大涼軍的炸藥再次從天而降,不但砸得徐州軍抱頭鼠躥,也打破了他們最後的幻想。

本來炸藥的威力再大,也不過就是一波而已。但這次一波次的爆炸響起,又響起了一連串的爆炸。

更可怕的是,本來他們已經找到自以為“安全”的藏身之所,但卻被巨力掀飛,同時恐怖的氣浪在較為狹窄的山石之間更加狂暴,震得徐州將士根本無法立足。

被徐州軍寄予厚望的中軍,現在也難以對他們進行支援了。

大量早已經被埋設好的火藥也被引爆,震得山石滾落。

大涼軍當初為了在山間開拓道路,對於如何“開山裂石”有著豐富的經驗。

雖然以他們所帶的炸藥量,不可能真的能讓山體塌方,但卻能震落無數的山石,在山道中央形成大量的障礙。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些山石不但能嚴重地影響敵軍行軍速度,而且讓徐州援軍無法保持陣型,只能零散地殺入戰場,對大涼軍來說,無非就是多了些靶子而已。

對徐州軍來說,光是這種天動地搖的恐怖感覺就已經夠打擊他們計程車氣了。

袁澤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不是因為自家大軍的處境,而是他自己的安全。

哪怕聚在周圍有再多的親衛士卒,他們敢於用身體擋住從高處射過來的利箭,但是他們的血肉之軀,也不可能擋住這種爆炸的威力呀。

袁澤本來也自詡為悍勇之將,跟家族中其他的“廢物”完全不同。

但是現在,他才發現面對人力無可抗拒的偉力,他的膽略其實並不是那麼可靠。

“掩護,速退!”

袁澤先是對自己的親衛們低聲吩咐,然後擺出大義凜然的樣子大喝道:“眾將士,我軍絕不能一直窩在這裡捱打,否則早晚全軍覆沒,給我殺上去,跟敵人拼了!”

他在徐州軍中還有些名氣,手下將士聽到主帥如此怒吼,多少激起了心中血悍之氣,真的有不少的戰士一手舉刀一手舉盾,開始頂著弓箭沿山爬去。

他們也抱著萬一的希望。

到現在為止,大涼軍一直是透過遠端手段給他們製造殺傷,說不定敵軍的弱點就是難以近身纏戰。

這也是用兵常有的失誤。若是大涼軍對他們的埋伏特別有信心,說不定會忽略近戰的問題,吃定了徐州軍不會發起反擊。

他們若要得勝,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做出出乎大涼軍意料之舉。

徐州軍的將士想得還是太簡單了,他們沒有人留意到,後邊的主帥已經在親衛的掩護下悄悄往後方退去。

面對徐州軍的反擊,大涼軍也毫不含糊,就近向下丟擲炸藥,丟下弓箭,舉刀殺了下去。

兩軍硬碰硬地站在一起,結果徐州軍一觸即潰。

這並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