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迅速回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易、易桐將軍被殺了!”
在他們附近的魯真軍軍士立即就發現了自家素有勇武之名的將軍,竟然被項陽在一個照面之間幹掉。
這種武力在戰場上也有相當大的威懾力,一眾魯真軍士卒甚至是將領都不敢再上來招惹他。
項陽帶著後面的步軍持續壓上,不給敵人喘息之機。
步軍的衝鋒進攻與騎兵相比有非常大的區別。
步軍的速度和衝鋒威力自然無法與騎兵相比,但是他們一旦形成優勢向前壓制,其連綿不絕的壓力,是勝過騎兵的。
騎兵可以以絕對強悍的衝鋒直接切開對方的陣型,但騎兵想要發起再一波的進攻,就需要比較長的距離和時間進行轉向,重整陣型。
但是步軍卻不用,步軍可以透過極寬的壓迫面不斷地給予對方壓力,逼得對方不斷後退,卻永遠無法穩住陣腳。
再加上迎戰大涼軍的時候,魯真軍本來就是一片混亂,被大涼軍從正面壓迫之後,只會使得他們在倉促後退的過程中,使得自身混亂不斷擴大,再也無法遏制。
甚至不需要項陽親自攻到他們身前,自身的混亂就使得魯真軍互相踐踏。
那些從軍時間長的老油條,從現在的處境之中已經看得出來,此戰他們已經沒有得勝的希望,趁著現在,趕緊開溜吧。
魯鷹本人雖然戰意頗高,但是他卻缺乏臨陣應變的能力,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麾下的軍隊越來越混亂,他卻想不到絲毫的辦法。
這時,不斷在戰場上游移的玄甲軍又殺了回來。
易秋嫻進步明顯,對於戰局的把握更加敏銳,這次的殺入,正好起到了十兩撥千金的作用,將那些在最後面,還想要重整旗鼓的軍隊再次擊潰。
明明魯真軍的數量是佔有優勢的,不過項陽的進攻時機選擇和勢頭,竟然打得他們抬不起頭來,一鼓作氣,將數倍於己的敵人全部擊潰。
魯真軍還有分佈於外圍,沒有接戰的軍隊,而且數量至少也有兩萬以上,依然遠勝過大涼軍。
但是,在主力已經被正面擊潰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再冒險留在這裡作戰了,而且他們的正面,還有過萬的吳鎮江軍主力存在。
吳鎮江請得大涼朝廷作為援軍的時候,為自己的掙扎求存爭得了一線生機,而且他跟項陽相處越久,越覺得此人深不可測,說不定能在荊州戰場製作出“驚喜”。
但是,他依然沒有想到,當項陽認真出手之後,僅僅一戰,就將魯真軍數萬精銳全數擊潰!
這簡直是奇蹟啊!
在項陽創造這個奇蹟的時候,吳鎮江還沒有反應過來,他老老實實地按照項陽的吩咐,跟正面的魯真軍糾纏。
然而,他突然發現魯真軍瘋狂地撤退。
好歹吳鎮江也是一員老將,經歷過不少的戰陣,雖然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麼,但是魯真軍這樣不正常的動作,還是讓他注意到了。
而且他第一時間就判斷出了,魯真軍應該不是故意借撤退引誘他進攻。
因為他們撤得太急了,幾乎不存在任何陣型,自己就先變成了一盤散沙。
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若強行要設什麼伏擊,那這隻“餌”會先被他們吞下來。
吳鎮江立即帶領所有的大軍發起進攻,一路追擊。
他們沒指望著自己能解決掉數量比自己還多的魯真軍,但是他也希望能儘量多地殺傷敵人,減輕將來受到的壓力。
同時,吳鎮江這段時間在項陽那裡受到了不少的打擊,他也希望透過這一戰證明自己和手下的戰力。
讓他沒想到的是,跟項陽會合之後,他卻更受打擊了。
這一次的戰機,根本就是項陽為他們爭取出來的。
人家突然從側翼殺出,抓住戰機一舉潰敵,這才逼得正面的安銘等大將不敢立足,只能掩旗撤退,又被吳鎮江在正面抓住了戰機。
“吳將軍作用甚大,若非吳將軍在正面吸引注意力,我們豈能輕易抓到這次的機會?”
項陽並沒有在吳鎮江面前誇耀大涼軍的功勞與戰力,反而非常肯定他們發揮的作用,讓吳鎮江心裡非常舒服。
“陛下過謙了,我們其實也只是按照陛下的吩咐行動,還是您的指揮如神啊。”
吳鎮江心裡非常清楚,項陽之所以安排他們在正面吸引敵軍的注意力,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那時候,他們也沒有膽量與魄力像大涼軍一樣發起衝鋒。
要知道,吳鎮江能呼叫出來的兵力,相對於大涼軍其實沒有絲毫的優勢,也就是說,他們也必定是要面對六倍以上的敵人。
哪怕吳鎮江知道,那時候他們很可能處於攻城之中,但是外圍必定有提防之軍,他若是冒然進攻,說不定就深陷敵陣,自己全軍覆沒了!
哪怕以事後想來,吳鎮江對於項陽與大涼軍的魄力也極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