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朝廷他們仇視,其他的諸侯同樣仇視,看起來鄭家南遷之路走得很艱險啊,不知道多少族人被害死。“

看到項陽與孫月影的眼神兒怪怪的,楚清清尷尬一笑:“我的意思不是對鄭家寄予同情,而是透過這些分析,更能瞭解鄭家高層的想法和思路。”

“有一點我們需要重視,除了陛下所說的水路突襲,南疆部族的態度針對中原勢力與交州是完全不同的。”

“直白地說,假如將來我軍真的與交州對峙,地理上對大家是公平的,但是住在這群山中的土著部族,特別是山越部族,只會對我們採取敵視態度!”

孫月影倒吸一口涼氣:“那意味著,我們如果南下征討,山越等部族會沿途襲擊我們,破壞我們的補給線,但是交州軍北伐的話,這些部族甚至有可能成為鄭氏的助力?”

“正是如此!”

項陽拍板道:“那我們更加不能掉以輕心,此次南下,務必要搞清楚兩件事情。其一,是鄭家的兵力如何,跟各家部族,特別是山越族的關係如何,其二,搞清楚交州水軍的實力如何!”

“我們直接南下,直撲海邊!”

楚清清和孫月影傻眼兒了,陛下繞了一個圈子,還是在說服她們嘛。

道理還是冠冕堂皇的,交州假如將來進攻揚州之地,肯定是順著沿海,不到海邊怎麼能搞清楚交州的海船有多少,戰力如何呢?

罷了,順著陛下去吧!

……

楚難兒不愧是楚家安插在南疆的精銳,除了鄭氏的主要動向,還打聽到了許多的細節,包括周圍區域的用兵方向。

鄭氏並不知道安家奪得零陵郡之後,等於是由大涼朝廷掌控了這裡,所以雖然向猛虎寨派出了援軍,倒不是針對大涼軍。

從楚難兒探回的新軍情來看,交州還向其他方向派出軍隊,意義不明——總不成揚州方向也有軍隊給交州造成了壓力吧?

其他方向的敵軍佈置與項陽等人無關,最多就此瞭解到了,交州之地雖然偏遠,但能騰出來的兵力卻是不少,他們沿著楚難兒已經探好的路線,一邊南下一邊打聽。

沒想到的是,他們有心想避開麻煩,麻煩卻還是主動找上了他們。

他們明明已經避開了交州軍前進的方面以及佈防的山頭,卻被一夥“野人”給堵住了。

這些人外表看起來極為兇悍,看起來像要把項陽等人生吃了一般。

楚難兒想要站出來與對方進行交涉,畢竟現在他們只是偽裝成一般的商人,說不定交點兒錢財就能免去一場大戰。

沒想到,對方竟然對楚難兒的話完全聽不懂,只是招呼著兵器,對他們作出各種威脅的樣子。

“奇怪,南疆之處雖然部族眾多,但是他們的語言其實有共通之處,哪怕是我不懂的地方語言,至少也有幾句話互通的,怎麼完全聽不懂他們說什麼呀?”

楚媛沒好氣地道:“本來就是你本領不精吧?不要給自己找藉口啦。”

(本章未完,請翻頁)

項陽搖頭道:“不要責怪楚難兒,他說的其實有道理,而且此處已經臨近交州的南海郡,按理說應該有一定的漢民,他們只要跟南海之民交易,就肯定會有懂大涼話的人。”

楚清清也懷疑地道:“陛下您看這些人的膚色,山中之民大都居於群山之中,面板為赤白之色,但這些人卻明顯透著赤黑之色,而且身材也比山中部族瘦小許多。”

“他們不像是南疆本地的部族啊……”

項陽讚賞地看了楚清清一眼:“說得不錯,按我的猜測,他們應該是南海之地的島民!不知為何登了岸,而且還深入到此處,恰巧遇到了我們。”

“南海的島民?”

楚家姐妹和孫月影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

項陽所說的“南海”並非交州的南海郡,而是極南之地的大海,某些書之中也將之稱為“南海”。

楚媛和孫月影的第一反應都是不可能。

南海的島民其實在中原之地也能找得到,他們大都是“海商”的身份,因為地方更加偏僻,而且與中原之地隔著大海,所以對中原的局勢發展並無興趣,因為根本無法干預,也不會妄想能主宰中原。

距離那麼遙遠的南海島民,怎麼會突然跑到大山中來?這裡可不是沿海的港口啊。

就算他們想交易點兒什麼,難道不應該前往南海等郡城麼?專門跑來跟土著交易?怎麼可能!

不過轉念一想,如果陛下和楚清清的猜測是真的,這些全副武裝的南海之民跑到這裡來,只怕不是抱著“友好交流”的目的,這就有戲看了呀!

項陽的心思比她們轉得更快,可惜的是,雙方都無法聽懂對方說什麼,連交流都做不到,談何後續?

就在這時,突然一個身材特別高大的漢子從山上飛奔下來,一邊跑還一邊在嘴裡喊著什麼亂七八糟的音節。

不過,所有人聽到他的叫喊,慢慢放下了兵器,這對於項陽等人來說倒是個好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