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清清的一番話,既是對眾位當家的一種警告,也是明擺著告訴他們,楚家船隊將會自己行動,不會受到兩湖聯軍的拖累。

蘇卓聽出其中的意思,本來想趕緊勸說兩句,彌補大家的分歧,避免兩湖聯軍分散行動。

但是,楚清清這次連他的面子也不給了,並沒有給他開口的機會。

而魏老大等人從最初的震驚中恢復過來後,也渾沒把她的威脅當成一回事。

你楚家船隊想要單獨行動,那就自己去好了,難道我們還怕了你不成?

反正,只要他們自己的船隊不參與作戰,就不會蒙受損失,而且單靠著楚家船隊,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魏老大等人打得如意算盤是,就算加上楚家船隊,大涼軍也無法正面擊敗孫梟軍,最多能給他們製造更大的傷亡,兩軍依然是互相消耗的狀態,兩湖聯軍還是可以成為最後的漁翁嘛。

蘇卓本能地感覺到一些不安。

蘇卓雖然沒什麼魄力,不過他的年紀和資歷擺在這裡,經歷的事情多了,頭腦中想得自然也多了。

他從楚家的反應中,看出了兩湖聯軍極大的隱患,那就是行動力的不足。

魏老大等人自以為以小搏大,“綁”住了整個聯軍的行動,讓楚清清都拿他沒有辦法。

但是,楚家船隊會按照楚清清的意志果斷地採取行動,兩湖聯軍又如何呢?

魏老大的做法被所有人看在眼裡,只要不符合某些人的想法,他們同樣可以有樣學樣,拖累著整個兩湖聯軍行動不得。

本來,蘇卓發起兩湖召集令,把各路水匪集合起來組成兩湖聯軍,是希望能發揮大家的力量,握緊最強的拳頭砸向孫梟軍。

沒想到,現在變成了作繭自縛,束手束腳,最後很可能會變成一場笑話。

可惜,並非所有人都像蘇卓一樣心中有所明悟,大部分還是像魏老大一般,覺得他們已經讓不可一世的楚家姐妹吃了個憋,心裡暗爽中。

……

大涼軍與楚家之間已經建立了穩定的聯絡,一天之內,項陽就已經知道兩湖聯軍的狀況,也知道楚家將會拋開兩湖聯軍單獨配合大涼軍作戰。

對這樣的結果,雖然讓人略微失望,不過也沒有超出項陽的估計,只要楚家自己能堅定決心,他們就可以期待著孫梟軍背後開花。

南波水寨被襲之後,現在完全陷入癱瘓的狀態,雖然孫梟軍及時作出應對,但是對於他們的作戰依然產生了很大影響。

前線的物資供應不夠及時,而且水軍任務增多,也會造成孫梟水軍的混亂。

孫梟軍一直在慶幸著,大涼軍未能下定決心,趁著這個機會對他們發起猛攻,現在,“猛攻”來了!

項陽與陳飛各領一支船隊,強衝孫梟軍防守最嚴密的水域。

孫梟軍的應對也很快,立即調來四十艘戰船擋在正面,他們的船隻比起吳鎮江軍的船隻更大,假如兩軍船隻近距離接觸,孫梟軍的船隻必定會佔據極大的優勢,他們的戰士可以居

(本章未完,請翻頁)

高臨下地以強弓對大涼軍戰士進行射擊,相反,大涼軍的反擊會非常困難。

但是,項陽夷然不懼,下令船隊不必減速,依然衝殺過來。

在他們的船頭,已經固定好了幾具較小的船用投石機!

項陽這段時間可不是待著什麼也不做啊。

他自然沒有足夠的精力和人手全部改進吳鎮江軍的大型器械,不過臨時改裝出二三十臺小型投石機還是可以做到的。

炸藥包不但可以在陸地上發揮威力,在水戰之中,同樣有用!

項陽的要求不高,只要這些船用小型投石機的射程剛好能壓制住,只要能先一步將炸藥包丟到對方的船上,那麼對方那艘戰船等於廢掉了!

當然,在水上以這種方式作戰,困難遠比他想象中的大。

江面波動,船隻搖晃,使得大涼軍的戰士無法透過投石機精準地進行瞄準,他們只能瞄準一個大體的範圍進行投射。

幸好,孫梟軍的船隻普遍要大一些,本來在江上作戰,越大的船隻越佔便宜,現在反而成為了孫梟軍的催命符。

項陽故意把他們放到比較近的距離上,然後同時“開火”,二三十臺投石機,同時丟擲了炸藥包。

孫梟軍將士自然看得到天空中飛過來的那些黑點,但是他們卻沒有任何應對的辦法。

只要炸藥包落到他們的船頭上,直接爆開,瞬間就能把戰船炸殘。不要說繼續與大涼水軍對攻了,很多船隻甚至都無法維持正常行駛。

船身的震動也害得許多孫梟軍士卒落入水中,他們哪怕在舟船之上行如平地,也經不起這麼劇烈的波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