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一說,易秋嫻和趙泉也覺得心中生疑。

不過大戰即將開始,也沒有太多時間讓他們分析了。

現在只能先按照易秋嫻所說的,儘量提防側翼的突襲,不要給祖戰軍可乘之機。

項陽留意到,祖戰本人並沒有在前方的敵軍陣中,更加印證了他的疑慮。

現在在大軍之中主持的,正是金城的異族大將莫吉爾。

莫吉爾手持一根分量極重的狼牙棒,等到兩翼的軍隊到位之後,狼牙棒一揮:“諸軍進攻!”

數量多達一萬八千騎的戰馬同時開始起步,慢慢加速的同時,也在積蓄著氣勢。

莫吉爾謹記著將軍以他的叮囑,當大軍露面之後,不給大涼軍太多的思考與反應時間。

果然,大涼軍也只能被迫行動,提速。

騎兵正面對決,兵力的多少未必是決定性的因素,但是騎兵的速度卻直接決定著戰場勝負。

當祖戰軍開始提速的瞬間,大涼軍也必須做出相應的應對,一旦落於後手,沒有足夠的空間提速,那再精銳的騎兵也會被敵軍沖垮。

項陽將一切戰場外的因素全都摒除於腦海之外,全身心投入到這場大戰之中。

他們雖然是晚起步,但因為處於上坡位置,再加上大涼軍的精銳程度,還是在接觸戰之前將速度提升到最高,而且勝過了下坡處的敵軍。

兩支大軍直接碰撞在了一起,激起慘烈的血之流花。

因為大涼軍的數量處於劣勢,所以不能完全展開陣型來跟敵軍對撞,那樣就顯得他們的陣型稍微薄了些。

所以,項陽採取了錐形陣,強行切開敵軍的陣型,將敵陣割為兩截。

這種戰術收益極大,但是風險也非常高。

要知道,在剛剛接戰之時,大涼軍是佔據著上坡的優勢,但是,在向坡下衝鋒過之後,他們與敵軍的位置會互換。

如果他們無法將敵陣割裂開的話,大涼軍將要在坡下的劣勢地形,如果祖戰軍能更快地轉身,會從坡上對他們發起反衝鋒。

項陽依然堅定地選擇了這種戰術,而且他自己就衝鋒在所有將士的最前面!

以大涼軍之精銳,又佔據坡上之利,若是無法在第一個回合就把敵陣衝得混亂,那根本就沒有資格在此以少戰多,還不如趁早回家呢。

莫吉爾本來是自恃武力,不太把大涼軍放在眼裡的,但是隨著兩軍越衝越近,莫吉爾開始感覺到巨大的奪力。

前方的騎兵人數比他的手下更少,但因為地勢的有利,卻給他泰山壓頂般的感覺。

而且,祖戰軍的中軍陣勢雖是最為“厚重”,投入了最多的兵力,卻還是不可能跟敵人的“尖錐”陣型相比。

心中的危機感讓莫吉爾沒有逞勇,選擇了自己避開大涼軍衝鋒的正面,希望手下將士能頂得住。

就是這樣的指揮,使得祖戰軍計程車氣更加落於下風。

“殺!”

剛一接戰,大涼軍就已經佔據了絕對上風。

項陽經過了長期特訓,現在對於長兵器的掌控也有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