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派軍隊支援兩翼了嗎?為什麼前軍還在堅持,後軍反而先敗了?

還有,剛剛從後面傳來的劇烈的響動是怎麼回事兒?

張博身在第一線,雖然撕殺非常勇猛,但是根本無法掌控全域性,更加搞不清楚後方發生了什麼。

但是有一件事情他非常清楚,那就是後軍如果全都潰敗,那他就完啦。

後方非但得不到任何友軍的支援,而且還要面臨著敵人的夾攻,這次可是四面合圍,他想找個方向逃走都沒有辦法!

張博也陷入了極大的猶豫之中。

他對於王仁青的忠誠,讓他必須在此死戰,哪怕這一戰真的敗局已定,也要儘可能地殺傷敵人。

但是,他作為大軍主帥如果當場戰死,對於軍心士氣的打擊也太大了。

就在這時,突然一道身影向他撲了過來,其速迅疾,張博即使在全神貫注的時候也未必能反應過來,更不用說此刻為了後面的潰敗而分心。

他只感覺到胸口一痛,那道身影快速滑過,緊接著,張博完全失去了知覺,大量的鮮血從胸口噴出。

主帥倒了!

本來張博的大軍就非常慌亂,根本無法應對項陽大軍的突襲,全靠著他作為主帥在前線作戰振奮士氣,而且他自己都被刺死,手下自然大亂。

項陽收起短刃,在親衛的掩護之下快速退出戰場。

剛剛他難得地使用戰場刺殺之術,雖然很久沒用,但一直沒有手生啊。

其實項陽不需要親自出手,只要手下將士持續進攻,早晚能把他們擊潰的。

不過,項陽並不想浪費時間,既然看到了敵軍還能堅持的關鍵,那就要一舉擊潰。

張博作為一員將領,其實也算合格,至少他忠誠而且膽略也不錯,這就已經很難得了。

可惜,他自己有勇氣,但是治軍無能,如果他的治軍能更好,讓手下有更強的戰力,也不至於在側翼戰場上一觸即潰,使得他的前軍也難以堅持了。

張博既倒,那麼他的兩萬大軍自然潰敗,剩下的就只是單方面的追擊戰了。

不過,這裡是山林之間,雖然有利於大涼軍潛伏而至,設下陷阱,但在追擊方面卻受到挫折了。

大部分的潰兵都逃入山林,而大涼軍對這裡的地形畢竟還是比較陌生的,他們能找到這裡進行設伏,就全靠著南仁等人了。

而他們不可能跟隨著每一支追兵深入山間。

項陽很快就叫停了這場追擊戰。

“罷了,雖然未能將敵人全殲,非常可惜,但是敵人逃入山間,短時間內也不可能重新匯聚起來。”

“只要我們果斷出擊,將周圍的敵軍全都擊潰,他們就無法再為王仁青貢獻作戰力量了。”

擊潰敵軍的效果之所以遠遠不如全殲,就是因為只要有足夠的時間,潰兵們有相當一部分會回到其他的軍營之中,重新匯聚。

再給他們些時間,甚至連士氣也能恢復過來。

好在項陽這次作戰,求得就是一個快。

他必須要搶在王仁青在太原坐不住之前,先一步解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