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接頭聯絡(第1/2頁)
章節報錯
“玄甲軍……交由趙泉統領,遊蕩於太原郡,只要太原城中敢輕舉妄動,你們就與易秋嫻配合,直接給予迎頭痛擊,記住,一定要把他們打疼了!”
人將不由得驚呼起來。
“陛下,玄甲軍乃是我大涼軍最強戰力,無論如何也應該守衛在陛下身邊啊。”
“不錯,陛下這次深入敵軍境內,後果難料,若是遇到敵人大軍包圍,您要如何應對,有一支頂級騎兵,到時候也能打破敵人的重圍啊。”
所有將領都知道,項陽是將最危險的任務抗在了自己身上,他所帶領的“南路軍”,僅僅看地圖就知道會面臨著多麼巨大的風險。
雖然憑著項陽的用兵,他們已經把王仁青的軍隊壓在太原城內,不過,誰也不知道王仁青何時會反應過來,會不會一次性壓上全部的兵力。
若是太原城精銳盡出,就算是靠著外圍的易秋嫻與趙泉手中的兵力,也是無法撼動敵人的,而只要項陽本人有所閃失,大涼軍是絕對承受不起的!
項陽擺手打斷了他們:“我之所以自己南下,是因為這一戰形勢複雜,只有我自己才能把握得住,而且想要在這種局面下有所建樹,也不能僅僅依靠著正面戰力。”
“大家就按我的計劃行動,必定能將王仁青玩弄於鼓掌之間,再者說,五天之內雁門軍援軍必至,那時我們的兵力就寬裕得多了。”
霍南雁其實還有心想勸,不過她突然發現一旁的大涼軍將士反而不再拿急,似乎預設了陛下的說辭。
她不知道的是,之前大涼軍最危急的關頭,項陽曾經親自領兵冒的風險比這次更大,那時候整個大涼軍都是把腦袋懸起來打仗的。
大涼軍的將領在習慣之後,現在倒也不覺得項陽的決策有多麼離譜了。
霍南雁更加沒有反對的立場,只要先做好她的事情再說吧。
項陽離軍離開之後,趙泉同樣帶領著玄甲軍離城而去。
這次,除了項陽本人之外,可以說,趙泉的擔子是最重的。
項陽、霍南雁等人主要防備的,其實是幷州外圍郡縣的大軍,而趙泉主要面對的,則是太原城內已經集結起來的近十萬大軍。
只要太原城有所動作,趙泉都必須有所回應,他不但要打敗打退敵人,更要打得堅決,每一戰都要將太原軍的膽氣給打掉,讓王仁青老老實實地縮在城內。
這更是趙泉少有的獨當一面的機會。
不過,項陽識人的眼光是不需要懷疑的,既然他對趙泉委以重任,那就代表著現在趙泉的進步,絕對能擔得起這樣的重任。
趙泉對於自己同樣有極高的自信,所以接到項陽的命令之後,他並沒有絲毫忐忑,腦海中轉得飛快,提前思考著太原出兵後的各種因應之道。
……
項陽領軍南下,他現在身邊甚至沒有以往用慣的最得意將領。
不過也沒關係,經過了關中之戰後,他們不但完全改變了大涼王朝的處境,更重要的是苦戰練兵,練將。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只只要是經歷過那連續大戰的將領,即使當時的地位還低,也有著極大的進步,足以應對絕大時候艱難的戰局。
這次,跟隨在項陽身邊的是兩位新提拔的大將胡.平德、韓靖。
他們兩人都不是易秋嫻那種天縱其材的將才,不過為人更加踏實可靠,對於項陽的命令可以不打絲毫折損地執行,而且他們的武藝是絕對靠得住的,就算是項陽想要拿下他們也要費一番功夫。
他們所帶之軍,足有兩萬之眾,不過一路偃旗息鼓,不露聲色。
項陽南下的第一戰,要打一場心理之戰。
王仁青軍雖然現在的軍情收集受到遏制,但他們也不至於對幷州的形勢一無所知。
各地的王仁青軍必定知道,太原城現在正處於大涼軍與雁門軍的圍攻之中,而且交通阻斷,他們越是收不到太原城的訊息,心裡就會越急躁。
項陽等的就是一個“有緣人”。
王仁青之前給各地下的軍令,是要讓他們把兵力向太原方向集結,現在太原城又被隔絕了資訊,他們無法準確得知太原城的情況,必定會有人按捺不住急切,領兵“解救”太原城。
那部分兵力,絕對不可能想到,他們只要動起來,那就會成為大涼軍的靶子。
項陽手下的親衛把兩名文士迎到了項陽的軍帳之前。
因為他們是低調行軍,就連紮營也非常簡便,沒有特別的“中軍大帳”,所以項陽的營帳之中也是不適合見客的。
“上黨南仁、海青柏拜見陛下。”兩位文士見到項陽,在親衛的介紹之下,知道這位就是大涼王朝皇帝陛下,激動得跪拜行禮。
項陽客氣地道:“二位不必多禮,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