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這次用兵更加大膽,只留了原來的神威軍駐守關中,防備嶽虎軍,而帶了神武軍與新成立的三個軍,再加上玄甲軍足足五萬之眾,全部來到了河東!

項陽指揮作戰一向非常節制,不管是出擊涼州還是荊州,都是隻帶了一萬人左右,哪怕 是急攻漢中與河東,也僅僅是兩萬多人。

這次,竟然一次性帶了五萬大軍!

即使其中三萬六千人為新軍,也足以讓大涼軍將領感到振奮了。

僅僅一年的時間,大涼軍的實力已經提升到如此地步了嗎?

同時,大涼王朝的百姓們,竟然沒有感受到太大的壓力,這就是現在大涼王朝非常好的經濟發展帶來的益處。

這次,在河東特意前來迎接他們的,竟然是霍南雁。

霍南雁再次向項陽行禮,不過這次行禮單膝跪地,乃是軍中大禮。

說來好笑,霍南雁自從與項陽見面之後,態度似乎時刻都在變化,不過總得來說,是向好的方向改變著。

項陽笑道:“不必多禮,南雁你不需要駐防在北方提防著王仁青嗎?怎麼有空來到這裡?”

“因為我們的軍力威脅,王仁青軍現在都搞不清楚應該先應對北方還是南方,他們的猶豫不決反倒幫了我們。”

“還有,我需要親自向陛下道謝,這段時間運到雁門與雲中郡的物資,真的幫我父親解決了大麻煩了,父親親自來信誇獎我,而且還讓我代為轉移對陛下的謝意與敬意。”

霍成的態度讓項陽比較滿意。

雖然他也是一方大豪,獨領北疆,不過對於進行還是有感激之意的。

霍南雁長期駐守在河東,也是他們表現出的某種誠意。

霍成想必也知道,雁門軍新降於進行,還沒有建立起足夠的互信,所以,由已經與他們有過合作的霍南雁,更有利於大家的互信。

霍南雁也是個直性子,表達完感激之後,立即就轉到了她最關心的話題。

“陛下真是好手筆呀,從前幾天開始,我就持到整個大河與渭水河面上從來沒有斷過船影,這麼多的物資和軍隊都運到河東了,感覺怕不是有數萬大軍吧?”

當初霍南雁與大涼軍合作時,大涼軍為了攻略河東,也不過派出了兩萬軍左右,這還是算上水軍的數字呢。

現在,他們派出的兵力,感覺已經不會弱於當初王仁青派往河東的總兵力了吧?

“呵呵,五萬之軍而已,其實也不算多的。”

霍南雁心中的疑惑得到證實,眼前一亮:“這麼多的兵力,只用來守河東只怕是殺雞用牛刀了,看起來陛下之心,不在於河東呀。”

項陽沒好氣地道:“想問什麼就直接問好了,還拐彎抹角的。”

霍南雁笑道:“我知道,陛下刻意等到秋收之後才調兵來到河東,應該是想要打併州的主意了,若如此,我雁門軍願為先驅!”

霍南雁一直記得項陽所說的話,如果其他地方還

(本章未完,請翻頁)

算平靜,那麼項陽願意先把目標對準幷州。

霍南雁也因此一直在打聽著關於關中形勢的情報,結果倒是因此收穫了不少民間對於大涼王朝與項陽的評價。

項陽的確沒有吹牛,雖然他們被嶽虎大軍狼狽地逼出了長安,只能以山間為根據地不斷地擴充套件力量,但是現在的大涼王朝卻彷彿得到了新生一般。

關中等地的百姓,對於項陽這個所有人眼中的“狗皇帝”都有著極高的評價,認為他必定能成為一代明君,帶領著所有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而且,大涼王朝有這麼多的舉措,都讓不擅長內政的霍南雁大為歎服,他們對於商業的發展,使得短時間內充實了國力,而且他們從長安帶出來的財富也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本來關中西南地區,多有山勢,交通不便,項陽就帶領著大涼軍開山修路,使得各地商隊很方便地來往,而且也有利於關中的百姓出行。

更讓她震驚的是項陽的用兵如神。

現在霍南雁才知道,河東之戰絕非僥倖,陛下已經親自指揮了那麼多的精彩戰役。

在河東之戰時,她竟然還曾經質疑過大涼軍的戰力與陛下的指揮,實在是讓她羞愧得抬不起頭來。

項陽微笑道:“本來我們還以為王仁青會立即對河東展開報復,沒想到一直等到了秋收都沒有動靜,我們就不好再等下去了,直接到幷州去請他來河東坐客吧。”

“太好了!陛下真是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