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支援(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吳鎮江這種程度的配合,既代表了他投入大涼王朝的決心,同時項陽也不能沒有表示。
他直接傳了一封親筆信回到關中,交給易安。
這次率軍支援荊州,為了防止某些“意外”,哪怕他們要快速入山逃走,撤回關中的時候,也不會將玉璽等重要物品丟失,所以項陽是將其留在了關中。
他在親筆信中,夾了一封聖旨,對於吳鎮江直接進行敕封,封其為宛城太守、列侯。
這個封賞是非常講究的,本身還算大方,也對得起吳鎮江對他的支援,但是又沒有誇下海口,算是比較“實際”的封賞。
若是項陽張口就要把吳鎮江封為荊州刺史之類的,那完全就是給吳鎮江畫餅了,吳鎮江自己也不會信。
而且,項陽直接開始對吳鎮江的手下進行一定程度的特訓。
時間有限,而且他們雖打退了魯真軍,還是被大諸侯盯著,所以不可能像大涼軍一樣進行長期特訓,不過已經足夠讓他們掌握各種新式武器包括炸藥包的存放運輸與戰場使用,即使項陽不在,他們也能利用各種新式武器作戰,足可抵禦周圍的強敵,一直堅持到大涼軍主力來援。
接觸到了這種可怕的武器,吳鎮江等人又驚又喜,連這麼強大的武器都交給他們使用,足可說明朝廷之誠意。
不過,項陽並沒有把炸藥包的製作工坊移到荊州之地來。
其一當然是必須要留一手,哪怕現在他已經非常信任吳鎮江,但是炸藥製作可是能稱為國之重器的東西,豈可置於不穩之地。
其二,則是項陽雖然幫著打贏了東西兩個方向的大戰,將兩大諸侯全部擊退,但是荊州的地盤還是那麼大,只是掌控著區區幾座城池,連一郡之地都不如。
在這種較為狹窄的地域之中,是無法進行大規模的作坊建設的,最多,項陽可以把某些民生作坊在荊州本土建設起來,這樣他麾下的商隊就可以在這裡直接拿到貨物行銷天下,不需要透過長長的山道。
大部分事宜都需要比較長久地建設才行,所以項陽為吳鎮江做出規劃,而且之後會提供工匠方面的支援,之後就由吳鎮江來主持這些大事。
這對於吳鎮江來說,同樣也是一個鍛鍊。
吳鎮江畢竟是“義軍”出身,對於領兵作戰,他至少是合格線以上的。
但是在治理地方,他卻缺少足夠的手段。
項陽的安排,也算是給他增加一些治理地方的經驗。
雖然對於吳鎮江會有足夠的“獎賞”,但是項陽不會因此犧牲百姓,一個郡守在此時代,對百姓的生活影響太大了。
如果吳鎮江真的不適合治理地方,他會將之調入軍中,再酬以高位。
之後,項陽帶軍回到關中。
這裡,才是他接下來要應對的主戰場啊。
易安等人齊聚關中相迎。
項陽看著自己許久不見的愛將們,心情也是大好。
“呵呵,朕不過是去荊州打了兩場勝仗而已,你們也不必擺下這麼大的陣仗嘛。”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易安神色嚴肅地道:“陛下歸來,自當重視,不過我們齊聚於此,不僅是為了迎接陛下,也是因為有一個重要的‘客人’在關中坐客,也因此,我們得到了一個重要的情報。”
“哦?”
項陽感覺自己有點兒被打臉,不過很快就恢復了正經的神態,先幹正事嘛。
“說說詳情吧。”
易安一邊把項陽迎入山間大營,一邊向他說明具體情況。
讓項陽驚喜的是,新的“客人”和軍情竟然是與漢中有關!
他在荊州之時,才剛剛給漢中軍以重創,但是他的兵力不足,完全不可能把張越的大軍完全留在上庸之外,沒想到,回到關中之後,還能得到與之有關的情報。
“起因其實也很簡單,我們在山間截殺了一夥嶽虎軍的軍隊,從他們口中得知,似乎是專門在山間伏擊某些人員,準備還其他諸侯一個人情的。”
“我們藉此情報,提前找到了對方,原來那是一家從漢中之地逃難出來的名士,漢中許伯安!”
“許伯安?很有名氣?”項陽一愣,這方面的情報他還真的不知道。
易安也不以為意:“的確很有名氣,許伯安不但是西南名士之中的前三甲,而且還是漢中第一大族!沒想到,他竟然也會從漢中逃難而出,當時臣就意識到,漢中必定出了大事!”
項陽也作出了同樣的判斷,關切地道:“許伯安現在在何處,他是不是提供了與漢中有關的情報?”
易安欣然道:“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