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異族的蠻子總是自以為悍勇,戰無不勝,這次雖說他手下大部分都是馬匪,但他自己的兵力也有三千人啊。

如果瑪素利自己的指揮給力,即使不勝,也斷不至於打個敗仗,還要向祖戰大人求援。

胡泰這次領兵,是有心想給瑪素利等將領“展示”一下,教教他們怎麼打仗的。

帶著這樣的心態,胡泰的整個行軍過程耀武揚威,他們也有意想要藉機展示軍力,好好地警告一下在他們的地盤上活動的各個中小勢力,讓他們明白0軍力的差距。

以後,這些中小勢力哪怕不加入祖戰大人的陣營,最好也不要跟祖戰大人作對!

然而,這樣一來,他們的所有動向都暴露在了魏家堡的眼線之下。

項陽聽到魏南的轉告,心中冷笑。

雖然他沒有親眼看到胡泰的進軍,不過從對方的進軍速度和“姿態”,他就能大體猜到敵人的心理。

若是他們擺正態度,與玄甲軍仔細周旋,在對方的地盤上,想要真正打敗祖戰的大軍還是有些難度的。

但,既然這些人目中無人,犯下輕敵的失策,正好讓項陽節省精力和時間,早點兒讓敵人品嚐到失敗的苦頭。

在涼州作戰,玄甲軍依然是作戰主力,而且他這次要跟對方比快!

休整完畢,項陽接連幾天將玄甲軍分成小股部隊,四處出擊,目標就是遊蕩在魏家堡以南區域的所有馬匪!

項陽很清楚,這些馬匪之中,有許多都是投靠祖戰的,現在為他們充當眼線。

這樣做雖然消耗了不少的軍隊體力,卻是很值得的。

敵方現在正是士氣高昂,目中無人的時候,這種狀態,最容易靠著自我的判斷來“確定”對方的行動以及未來的決戰形勢。

斷絕掉敵人的情報來源,就能放大敵方主將個人犯錯的機會。

之後,玄甲軍所有戰力集中起來,藉著胡泰的大軍趕到之前,趁夜快速行軍。

魏家堡已經找到了瑪素利藏軍之處。

因為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敗,瑪素利的軍心不穩,再加上他也知道胡泰的援軍馬上就要到了,所以自己先縮一縮。

魏家堡過往很少會主動出擊,他們不敢挑戰任何一個大些的涼州勢力,更別說是祖戰大人了。

這樣的認知,讓瑪素利有了莫名的安全感。

再者,雖然他們打敗了,但是周圍還有很多的馬匪,這些馬匪就是天然的警戒,若有敵人過來,肯定要先跟馬匪們戰起來,到時候瑪素利的大軍再反應不遲。

然而,馬匪並不是正規軍!

到了夜晚,他們不可能再四處活動尋找獵物,而是自己扎個營地,要麼烤火喝酒,要麼睡大覺。

他們的確是投奔了祖戰大人,不過他們依然是一群馬匪,本來就不會白替瑪素利警戒。

而瑪素利自己的探子,象徵性地在周圍探查著,不過距離太近了。

項陽帶領著玄甲精騎一路潛行,遠遠地發現了瑪素利的探子時,他們已經靠近到了敵營比較近的距離。

用項陽的話來說,“敵人已經在射程之內”!

所有人停下最後地整備陣型,然後立即向著敵營發起衝鋒!

透過地面的震動,這些經驗豐富的涼州騎兵立即感覺到了大股騎兵來襲,他們也盡責地吹響號角,向大營發出了訊號。

但是,此刻瑪素利的大營並沒有做好敵人來襲的準備,許多人飲酒作樂,聽到號角聲的第一時間還有些發矇。

等到他們反應過來,披鎧帶甲上馬準備陣型的時候,玄甲軍已經衝到他們眼前了!

玄甲軍這次夜襲,拼的就是衝鋒的速度。

他不需要在意外圍的馬匪,只要他們衝殺到敵營之時,瑪素利的大軍來不及集結,那麼這次夜襲可保必勝!

就算是正面擺開陣勢,做好準備,敵人的騎兵也非玄甲軍對手,更何況他們佔了突襲之利。

剩下的問題就是戰果大小而已。

其實瑪素利如果是一員合格的將領,哪怕今晚他已陷入必敗之局,也能透過警戒和防守措施減少傷亡,儘可能地將玄甲軍逼退。

然而,涼州雖然多騎兵,但也沾染上了異族遊牧的某些缺點。

比如說他們自恃騎兵機動靈活,在大營的設定上並不在意,根本無法憑著堅固的木欄障礙稍稍擋住玄甲軍的腳步。

玄甲軍可以靠著他們的馬匹直接踏破不堪一“衝”的外圍大營,然後把剛剛反應過來,還沒有來得及拿到兵器騎上戰馬的敵人,一刀兩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