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下山作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而且大敗之後,嶽虎的大軍都龜縮在各個大城池之中,項陽的軍隊可以輕易完成大範圍穿插,現在的項陽,已經在為下次與嶽虎大軍的對決做準備了。
當軍中特訓已經上了正軌之後,就不需要項陽時時靠在軍中了,易安以及其他的大將也能按照項陽設計的操演要求進行後續部隊的特訓。
離入冬還有一段時間,項陽果斷地帶著軍隊四處出擊,開始將周圍的村鎮納入自己的掌握之中。
最開始,這些村鎮的百姓都很害怕。
因為項陽是領軍從山上而來,他們都以為是新出現在這邊的山匪。
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這次前來的,竟然是大涼正牌的官軍!
而且,這些官軍不搶不燒,作風“優良”……好吧,以大涼時代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優良了。
百姓們對這支軍隊的印象快速改觀。
以往,別說是各地賊軍山匪了,就算是地方郡縣的官軍,來到地方之後也少不了搶掠一番,不顧百姓的死活。
但是項陽卻非常公平地以金銀銅錢向他們購買物資。
項陽親自示範,請出當地鄉老與比較有威望的族長村長,講解大涼現在的政策,同時聽取所有百姓的訴苦。
大涼過去的朝政完全操之於奸臣之手,為政嚴苛,把百姓們逼得幾乎沒有活路,否則也不會出現席捲整個大涼的叛軍。
但是,項陽卻知道,除了大涼朝廷的原因,各地的世家豪族,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他從“歷史”中已經不知道看過多少次了,哪怕是處於諸侯混戰的亂世,百姓們經常逃難,沒有糧食吃,餓死成千上萬。
但與此同時,那些世家豪族卻囤糧無數,趁著流民形成搶佔無主之地,依然過著奢侈的生活,同時,他們所囤積的糧食,也成為了自己招兵買馬,或者投靠有勢力的大諸侯的敲門磚。
大涼現在同樣處於亂外,也不會例外。
關中各地的豪族們,囤糧於內,坐視其他的百姓餓死,他們不但衣食無憂,還可以從容等待起勢的機會。
既然如此,項陽對於他們自然也不會手軟!
大涼朝廷都被逼上山,沒有條件過冬了,他既不會做出搶掠百姓的事情,也知道一般貧苦的百姓家裡不可能搶到太多物資。
想過冬,就要把手伸向這些豪族!
關中因為是大涼原來的行政中心,所以世家遍地。
那些頂級的大世家,自然是縮在長安、渭南、河內、河東等地方,項陽不可能蠢得進攻這些堅固的大城池。
但是,一般豪族自己建造的塢堡,卻不可能擁有太過堅固的城牆。
項陽得到一般村鎮的民心之後,透過那些村民,很容易就打聽到了各地豪族的情報,再與從長安帶出來的藉冊等資料對比,快速摸清了各個豪族的“油水”情況以及他們手中掌握的私人武裝。
項陽沒有一味地擴充套件他們掌握的村鎮,而是從山中再次調派更多的軍隊下山,集中了足足三營將士,以及最重要的——所有剩餘炸藥包!
“陛下,不過是攻打一些小豪族的塢堡而已,至於這麼大費周張嘛。”
在軍營之內,易安不解地問道。
這次帶兵下山,易安也親自來了,把山中的特訓交給了其他將領。
經過了對魯海澤的大勝之後,軍中對於項陽的崇拜達到了極致,根本不需要擔心將領的忠誠問題。
易安的疑惑也是有道理的。
為了打敗魯海澤二十萬大軍,他們也不過動用了兩營特訓步軍以及玄甲精騎,現在對付幾個小塢堡,他們已經集中了三營九千步軍,另外還有一千玄甲精騎待命。
怎麼看都有點兒小題大做了吧?
項陽微微一笑,他知道,不僅是易安,包括很多將士都抱著同樣的疑惑。
大勝二十萬叛軍之後,軍中士氣高漲,也使得他們自視極高,出現過於樂觀的情緒。
同時,很多將領歎服著項陽在“山中大戰”時精妙的指揮,完全沉醉到了短期軍事作戰的指揮上,而忽略了長遠的戰略層面。
項陽直接解開了他們的疑惑:“如果只是攻佔一處塢堡的話,那麼正如你們所說,派出這麼多的軍隊的確是殺雞用牛刀,但是,我們需要的物資可是非常龐大的。”
易安精神一振:“難道陛下是想要同時對多個塢堡發起進攻?這樣也不錯啊!”
“雖然嶽虎的軍隊已經被打敗,正處於士氣最低落的時期,但我軍不可大意,也要做好他們接到情報後果斷出擊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