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敵方情報已經能確認,項陽只需要等待後續兵力滲透進來,就可以立即對敵人發起全面攻勢。

這時,眾將才完全體會到,先前項陽不惜花費巨大的精力,進行各種親民政策,甚至不惜動用軍隊的原因。

在滲透作戰之中,百姓們的支援實在是太重要了。

雖然嶽虎軍也算是防了一手,自大軍開赴此地,嚴令各村各鎮,所有人不得離開本村五里之外,有敢違抗者,以甲為單位,全員處斬!

這樣的命令,在嶽虎軍看來,應該能限制住各地的百姓了。

但是,項陽一眼就看穿了他們的虛張聲勢。

若是嶽虎已經建立起了完全的統治體系,而且各地管理體系還算完整的話,那的確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然而,在入冬之後,嚴格地說,是自上一波魯海澤的大軍大敗而歸後,為了防止被大涼軍有機可乘,嶽虎軍全部龜縮回了各地郡城甚至是長安。

對於廣大的村鎮地區,當時的嶽虎軍完全是採取了放棄的態度,白白讓給了項陽。

嶽虎軍制定的措施的確非常嚴厲,但是再嚴厲也需要有人來執行啊。

地方的統治體系已對崩潰,更何況嶽虎本來就沒能騰出時間和精力來收服各地方軍政。

他能讓關中大部分的郡縣官員對他表面上效忠就已經很強勢了,再深入“基層”根本是力有未逮。

大部分的村、鎮、里長都是心向大涼王朝,而嶽虎軍本來就分為二十營,多餘的兵力隱伏暗中的兩處大營,希望突襲大涼軍,根本無力對所有的村鎮進行監控。

而且,總有一些散居於山間和密林中的獵戶,是他們無法掌握的。

嶽虎軍的命令根本無法阻礙各地的百姓為大涼軍通風報信。

特別是那支再顯眼不過的機動部隊,他們前腳剛動,後腳項陽就已經清楚他們的具體位置和行軍目標。

而被嶽虎軍分散派出來的一般探子,本來應該是他們瞭解戰場情報的最重要手段,但是在現在的大環境下,幾乎半廢掉了。

各地的百姓雖然團結一心,心向大涼,然而他們畢竟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總不能都舉著鋤頭跟嶽虎的大軍拼命吧?

百姓們心中也會怕呀。

然而,面對那些極為分散的探子,就讓一般的百姓有了機會了。

只要他們狠得下心來,還是可以對探子們突襲得手的。

從總人數上來說,百姓們給嶽虎軍制造的殺傷並不算多,但這些全是叛軍的眼睛和耳朵啊!

無眼無耳,嶽虎軍如何作出指揮判斷?

更讓人頭疼的是,他們甚至無法判斷出,襲擊了他們探子的到底是一般的“刁民”還是大涼軍潛伏過來的探子!

在嶽虎軍的基層,因為大量的探馬或死或消失,更加影響了一般士卒計程車氣。

他們猛然間發現,在這片土地上,似乎到處都隱藏著敵人,到處都有可能射出取走他們性命的冷箭。

即使他們在此有足足三十萬友軍,但卻無法給底層的探馬們絲毫的安全感。

這種極小規模的突襲,難道還指望能快速得到各地大營的火速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