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易秋嫻,霍飛勇等人全都沉默著。

他們為了迎接嶽虎大軍進擊,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然而嶽虎軍的舉動,讓他們的“期待”也落空了。

本來嘛,大家如果真的對耗下去,大涼將士也能接受。

反正嶽虎大軍多達三十萬,每日的消耗稱得上恐怖,最先堅持不住的肯定是嶽虎。

然而,項陽的話卻打斷了他們的幻想。

“嶽虎絕不是蠢蛋,不會蠢得采取我們最希望的策略,除非,他們自身能等得起,不害怕關外諸侯對他們的突襲。”

項陽一邊說著,一邊將一幅比例更大的地圖,裡面的資訊不僅限於差距,包括了整個大涼王朝。

“陛下,您在懷疑什麼?”

項陽明白,在場之人,包括易安在內,都是一流的武將,但因為武將的侷限再加上大涼朝廷一直在西南山區之中掙扎求存,使得他們的眼光只能侷限於關中之地。

“如果我們只是把目光放在關中的話,是無法搞清楚嶽虎此時的想法,說不定會吃大虧!”

易安等人再次審視著地圖,疑惑中又帶著幾分不服氣地道:“陛下,您不是已經分析過了嗎?正是因為關外的諸侯對於嶽虎有壓力,他才要加緊進兵吧?”

項陽反問道:“那如果反過來看,嶽虎已經放棄了集重兵直接殺入山中,是不是意味著,關東的威脅,其實嶽虎已經處理完畢了呢?”

“這……不會吧?”

項陽的猜測,細想起來才是真正符合邏輯的,然而,卻也更讓人難以接受。

“嶽虎是個作風非常強勢的人,現在又沒能真正掌控關中,關外的諸侯誰會跟他合作啊?”

項陽淡淡地道:“任何人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是正常的時候,嶽虎的確如你們所說,但是他也清楚現在的關中是何狀況。”

“有一句老話叫形勢比人強,若是真能換到關中形勢轉好,那麼讓嶽虎一時軟化態度,也並非不可能。”

在座諸將都無法反駁,他們其實對於嶽虎也不算特別瞭解,只有易安跟他同殿為臣,曾經跟此人有過接觸。

大部分的情報,其實也都是聽聞而來的。

易秋嫻的目光也轉到關外之地,依然質疑道:“關東諸雄應該也明白關中的情況,他們豈會甘願讓嶽虎從容壯大穩定關中?那樣的話,對關東諸雄反而是最大的威脅。”

項陽無奈地道:“這就是我說的,現在我軍對於關外的訊息瞭解太少了,難以作出準確的判斷,現在我們先以嶽虎跟某方勢力達成協議來計算,那麼嶽虎就有本錢跟我們對耗了。”

易安等人的表情立即嚴肅下來,因為項陽的猜測若是成立,那麼他們之前所作的一切作戰計劃都要推倒重來了。

易秋嫻依然思維開闊,而且敢言敢說。

她先提出質疑:“然而,即使嶽虎有這種柔軟的身段和運氣,真的跟關外某方勢力達成協議,這三十萬大軍總不是假的吧?難道他寧願負擔這麼巨大的消耗嗎?”

項陽從容地反駁道:“若是關中暫時安穩,不需要面對關外諸侯的進襲,那麼他們可以動用的糧草物資將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料!”

易安倒吸一口涼氣,感覺牙有點兒疼了。

“陛下,您的意思是,嶽虎軍真的要跟我們打持久戰吶,要把我們完全封鎖在山區之上?”

項陽點頭道:“有很大可能。”

“首先,魯海澤的大軍被我們直接擊潰,必定也會給嶽虎軍以警示,而且先前我軍大規模下山,在鄉鎮之間發動百姓,收得民心的舉動,恐怕也會被嶽虎軍所獲知。”

雖然整個冬季,嶽虎的大軍都被壓縮在幾個大營與郡城之間,大涼軍可以任意行動。

即使大部分的百姓都受益於項陽的各種親民措施,對他們是忠心擁護,但是總有些人是吃虧不滿的。

比如說,那些被項陽領軍趕跑的豪族,而這些豪族總有各種的姻親關係滲透到當地百姓之中,這些人就是潛在的告密者。

眾人稍微思索,就明白其中的問題,點頭認同項陽的分析。

項陽繼續說道:“嶽虎自己雖然不見得多麼重視民心,但他絕對不會讓我們贏取民心,更加不會在我們盡得民心的區域強行作戰。”

易秋嫻色變道:“難道他們會對一般的百姓出手?”

她才不信嶽虎竟然能提出比陛下更加親民的政策,何況聚集在這裡的,全都是嶽虎手下如狼似虎的軍隊。

說得難聽一點兒,就憑嶽虎手下將兵的素質,他能約束著眾將士別去擾民就已經算他練兵有方了。

所以,嶽虎一定會強行壓制周圍百姓,逼迫他們跟大涼王朝劃清界線,否則的話,有可能直接舉起屠刀。

即使那些百姓再心向大涼,但如果他們長時間看到周圍嶽虎大軍恐怖的數量,不斷因為支援大涼王朝而被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