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召是真的亢奮,整個人和多動症似的,在車裡胡鬧個不停。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自由的嚮往!一起來!”沈召在車裡扯著嗓子唱藍蓮花,還試圖跟魏叔同互動。

魏叔同才不理她,她這樣鬧好久了,一會要搖車窗,一會要按喇叭。

更多的時候沈召會纏著魏叔同,叫他把車停下,也不管會不會被人看見就吻他。

他們一路上還遇到許多牧民拖家帶口,車上裝著行李,趕著敕敕車,聽聞沈召在和他們打招呼也紛紛揮手回應。

是夏天到了,正是牛羊長膘的好時候,牧民需要把它們趕到水草豐茂的地方去。

七八月份的重頭戲,除了養膘的牛羊還有一年一度獨屬於蒙古人的節日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大會起源於蒙古汗國建立初期,在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是,就舉行了盛大的那達慕大會。

這種節日不一定要官方組織,三五家牧民聚在一起就是一場那達慕大會。

人們在一起祭敖包,交易需要的物資。

舉行賽馬,摔跤,射箭等比賽,還有棋藝,歌舞等。

這才是沈召帶魏叔同來內蒙的原因,她想著一個鵬城人應該沒見過這些,所以趁著他畢業還沒入職趕緊帶他來看看。

這樣草原盛會,不是什麼時候想看就能看的見的。

幾個小時的車程,魏叔同被沈召搞得舌根都麻,下車的時候腿都軟。

不遠處已經錯落搭起了圓形的蒙古包,藍天和白雲的顏色也被運用在上面,極具有蒙古特色。

蒙古包呈圓形尖頂,頂上和四周都有厚厚的毛氈覆蓋,主要構成有哈那,套腦,椽子還有門。

每一座蒙古包佔地面積不小,能比得上城市裡的一居室,沈召來的地方已經搭建好了十幾座蒙古包,看上去極為壯觀。

蒙古包在以前也不叫做蒙古包,而是叫做穹廬。是滿語裡面把它叫做“蒙古博”,諧音成了蒙古包,慢慢的人們就這麼叫了就。

沈召在車裡穿好衣服,端著架子下車,對著迎上來的額吉雙手碰了一下,又貼了貼臉。

“快來,他們給我們搭好蒙古包了。”沈召脖子上戴著剛剛額吉雙手奉上的哈達,給魏叔同指了指最裡面的一座蒙古包。

沈召說是婚禮,真的就是婚禮,額吉十分感謝沈召的到來,好像能請到沈召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一樣。

“小嬌如,你來了。阿晴珠在等你。”

隨著沈召往帳區走動,陸續有人走出蒙古包跟在沈召身後,爭先恐後的來看這位只有四分之一蒙古血統的小嬌如。

沈召脖子上不斷的被人雙手戴上哈達,不停的鞠躬說著“散拜努。”

除了牧民也有一些零散遊客出來看熱鬧,無不好奇的看著備受歡迎的沈召,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那達慕大會聲名響亮,蒙古族又在歷史的場合中留下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樣極具民族特色的活動,每年都能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觀摩參加。

這時候草原上的牧民們就會負責接待照顧他們,也算是一年中的不小創收。

好不容易魏叔同隨著沈召進到一座蒙古包內,一進門就看見掛著的一副成吉思汗畫像,地上也是厚厚一層地毯,四周皆有框鏡和招貼花,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還置辦了一些傢俱電器,不似魏叔同想的落後簡陋。

新娘端坐在帳內,等了她們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