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當浮人生一大白(第1/2頁)
章節報錯
事實上,在此處的世界中,尚沒有《三國演義》問世,但大玄是推翻元朝而建立的新朝。
因此元雜劇還是與地球歷史相似的,在元雜劇中就有《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不過此時並沒有那麼大的知名度。
陳也俊一聽之下,眼神一亮,喜道:“這個法子妙啊。我和馮大爺都是獨子,鮮有玩得來的人。既然我們三人如此臭味相投,便如就此結拜!”
“什麼臭味相投,明明是意氣相投!”馮紫英笑罵了一句,不過俊目中也是興趣盎然。
“管他什麼投,總之就是能尿到一個壺裡。”陳也俊興奮的臉頰有些漲紅,“按照序齒來歲,馮大爺今年十七,我十五。”
又轉頭看著賈瑛,問道:“小侯爺,你多大?有十二?”
賈瑛故意靦腆一笑,道:“小弟今年十歲。”
陳也俊微微一怔,不過旋即一拍賈瑛的肩膀,笑道:“那就好辦了。馮大爺是大哥,我是二哥,小侯爺你就只能是三弟了。”
賈瑛早知道這個排序結果,當即對馮紫英拱手作揖道:“見過大哥。”
又轉頭朝陳也俊拜道:“見過二哥。”
馮紫英忙還禮,並笑道:“三弟真是難為你了,論爵位你可以一等侯,而我們只是區區百戶,可算是高攀了。”
陳也俊拍了拍賈瑛,哈哈大笑,道:“堂堂金陵侯,是我陳某人的三弟,這說出去太有面兒了。”
賈瑛忙做謙虛,道:“說實話,小弟這個爵位只是投機取巧,不值一提。兩位哥哥才幹悠長,日後定能建功立業,再續先祖榮光。”
“故,從長遠來看,反而是小弟高攀了。”賈瑛嗓音清朗,給人如沐春風之感。
陳也俊一聽之下,高樂極了,舉起酒盅,笑道:“三弟,你說話可真對味,會說你就多說點。”
當賈瑛提出就在此間牢房中磕頭拜了把子,成為義結金蘭的八拜之交時,馮紫英卻突然面色大變,目光中出現隱憂之色。
“大哥,你為何突然面帶憂色?是否小弟言語失當?”賈瑛放下酒杯,靜靜看著馮紫英。
馮紫英看了看二人,不答反問道:“我們三人,一個侯爺,兩個將門子弟,若真桃園三結義,豈不是結黨營私?”
“怎麼就結黨營私了?”陳也俊一臉不悅,猛喝一口酒,“我們本來就是世交之誼,關心擺在那兒呢,也不多一個金蘭之交。”
馮紫英笑著耐心解釋道:“咱們三人關係好,那是因為上一輩的交情,但凡事都得有個度。作為臣子,尤其是武勳子弟,絕不可私自結義。”
“不錯,馮世兄所言極是。”賈瑛聞言,心中也是一凜,當下扶額蹙眉,“歷朝歷代的皇帝,臣子私交甚密都容易引起帝王的猜忌,不是保全之道。這一點我當真倏忽了,多虧馮世兄一語驚醒夢中人。”
陳也俊畢竟是武勳子弟,雖為人大大咧咧,但也是從小耳濡目染,自然對帝王心術和為官之道有所耳聞。
“那我們就永遠不能‘桃園三結義’了?”陳也俊道理都明白,但總歸是有些不爽。
賈瑛哈哈一笑,拍了拍陳也俊寬厚的臂膀,道:“既然是兄弟情義,又何須在乎那個結義名分?今後我們彼此,仍然是以世兄為交,只需心存結義之情便足可抵得上結義之名。”
聞言,馮紫英欣然應允,點頭道:“世兄之言,當浮人生一大白!”
言罷,舉杯與賈瑛一飲而盡。
“你小子果然會說話。”陳也俊嘿嘿笑了幾聲,陪喝一杯,原本的頹然之情,登時消弭於無形。
大事已定,賈瑛心情大好,遂與馮紫英和陳也俊二人推杯換盞,吃下四五杯酒。
賈瑛其實也知結義確有結黨之嫌,但他起初覺得自己從獻祭通靈寶玉那一刻起,就是妥妥的帝黨了。
不知陛下如何像,反正他已經給自己貼上帝黨標籤。
是以,此番結義,實為給帝黨隊伍拉人,而且是有聖諭暗示的。
但馮紫英的話也不無道理,倒不是怕陛下猜忌,而是怕其他勢力眼見三人結盟,將其視為心腹大患。
羽翼未豐之前,還是藏拙為好,不宜鋒芒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