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焦大家裡出來後,賈瑛一個人走在寂靜的巷道內,心情複雜難明,腦海中還整理著焦大給他講的那些陳年往事。

原來如今的皇帝,年號為“永正”,在賈瑛看來,似乎是“永樂”與“雍正”的結合體?

今年是永正元年,永正皇帝倒是跟雍正一樣,也是經歷過“九子奪嫡”後才成功上位的。

因此,賈瑛一聽完這段往事,就覺得似曾相識,這不跟清朝康熙末年,雍正皇帝上位的經過很相似麼?

果然歷史的車輪,都是會趨同的。

不過,與清朝不同的是,大玄的上一任皇帝,即如今的太上皇,還活著,只是今年伊始,傳位給當今聖上。

說起來這個太上皇也是很有意思的,其倒像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模板,因為也是皇太孫上位的。

唯一不同的是,這個皇太孫坐穩了皇帝寶座,成功擊退了諸位皇叔的叛亂。

而這場類似“靖難之役”的戰爭,幫助太上皇平叛的主要參與者便是“四王八公”的武勳集團,尤其是賈榮國府和北靜王府。

這便是賈代善能再襲一代榮國公的原因,也因此,北靜王成為四大異姓王中,至今唯一襲王爵的勳貴。

對於如今的朝廷局勢,可以總結為,相當於‘康熙皇帝’還活著,但‘雍正皇帝’登基了,再加上其他參與過奪嫡之爭的皇兄弟們都還健在,無疑給當今聖上出了天大的難題。

太上皇還好好活著,皇帝當然是沒辦法,也不敢動其他皇兄弟們一根毫毛,當然除非犯了彌天大錯。

即便如此,皇帝若要治皇兄弟們的罪,也需要請示太上皇,才能準允。

當今聖上的地位有點尷尬,上面有太上皇,中間同輩的有其他八位皇兄弟,下面還有心存奪嫡之心的諸位皇子。

上中下三路難題,這個皇上真是太難了!

另外一個重磅炸彈,就是賈家曾經參與了九子奪嫡的事件,而且還押錯了寶。

主要參與者是榮國府的賈赦,以及寧國府的賈敬,兩人都是太子的黨羽,尤其是賈敬,更是太子的大伴和死忠。

後來太子趁太上皇不在京的時候,發動了政變,想要逼宮上位,結果京營的五軍營副將王子騰、三千營副將史鼎,臨陣反水,聯合唐王,也就是當今聖上,一舉撥亂反正,將太子一黨或誅殺或囚禁。

太上皇返京後,隨行者有榮國公賈代善等,當時在邊境吃了敗仗,太上皇正在氣頭上,一怒之下廢黜太子,將其幽禁。

而在處理太子附逆時,太上皇因念及寧榮二公的功勳,故從輕發落。

賈敬不但被奪去世襲一等神威將軍的爵位,由其子賈珍改襲三品爵威烈將軍的爵位,而且還被半囚禁於玄真觀。

而在賈赦的處理上,賈代善因傷勢加重,臨死之前奏了一本,用榮國公爵位的世券,抵了賈赦和賈敬二人之罪。

但太上皇對二人的助紂為虐的作為仍舊痛恨,故一紙令下,命賈赦空襲一等將軍的爵位,卻將爵產“敕造榮國府”賜給了未參與叛亂的二房賈政,並且太上皇因恤先臣,遂額外賜了他一個主事之銜,如今升了工部員外郎。

這才有了今日賈敬修道煉丹,賈赦空有爵位承繼,卻無爵產的境況。

總之,在廢太子作亂中,這兩位是因為站錯了隊,才落得如此下場的。倘若廢太子兵諫成功,那恐怕是截然不同的局面。

而受益最大者,當屬王家的王子騰,如今不僅已升任京營節度使,總督京營戎政,而且還敕封為“忠勇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