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潼關一役之後,整個玄風小世界一片譁然,各方皇朝統治層的目光也悉數投向了大周。

若那目光有神色,必是驚疑、鄭重,以及警惕。

這倒並不是說西潼關戰役有多麼宏大,而是因為此戰所透露出的資訊非同小可。

大周岐王十八萬大軍在數個時辰之內或死或降,其後,整體戰力號稱天下第一的十萬金戈大軍被圍殲、全軍覆沒。

而大週一方的戰損,卻僅有三萬多,其中戰死的近兩萬,傷殘需退役者萬餘。

二十八萬比三萬多,近九比一的戰損比例,雖說是設局圍殺,但還是太過嚇人。

要知道,其中可是有十萬金戈強軍……

倘若金戈皇朝的鎮東將軍寧紀沒有果斷撤軍,或許這戰果還會更加驚人。

當然,最令人窒息的還要數金戈皇朝徵東將軍田冶敗亡、一萬金陽騎盡數戰死的訊息。

作為金戈皇朝第一重騎兵,金陽騎向來都是扭轉戰局的存在,單次戰役中的累積戰損從未超過五千。

可而今,足足一萬金陽騎竟然被血洗,一個也沒能活下來,何其恐怖?

更關鍵的是,按照諸方訊息的左證,滅了金陽騎的竟然是隻有三千之數的大周緹騎衛隊,而且後者的戰損小到幾乎可以忽略。

雖說這其中也有大周西豐邊軍山字營的功勞、有那些狐馬的功勞,但重頭在何方是個統將都能看清楚。

認真鑽研、覆盤了西潼關一役的始末後,各方皇朝都得到了幾點極為相近的結論。

其一,此役統帥蕭燧之謀,令人拍桉叫絕、五體投地。

蕭燧此人不僅是大周第一統將,更是大周第一統帥,其帥才無人敢言可勝。

當然,與之相對應的,便是對蕭燧的無限忌憚。

其二,大周的每一支中央軍都極其可怕!

就好像,他們全都脫胎換骨了一般。

至於這種變化是否與那位年輕的周皇有關,各方雖無法判定,但已有了猜測與懷疑。

再回顧大周所發生的一系列劇變,各方統治層皆對周皇生出了無限忌憚之心。

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那位年輕的周皇都做了什麼?

朝堂方面,他先是從一介傀儡成功掌權親政,而後誅除朝中權臣,一步步奪回整個朝堂的統治權,讓滿殿群臣莫不畏服。

江湖方面,他先是夷滅境內兩大江湖巨頭,其後又趁機羈押大半江湖好手。

皇都之變後,又連滅青丘山、白駝門等九門,被關在獄中的九門弟子也被悉數問罪。

以至於到了今時今日,整個大周的江湖一片凋零,各方江湖人士莫不成了縮頭烏龜與老鼠,甚至有大批弟子惶恐退出。

毫無疑問,大周的江湖已經廢了,朝廷的權威史無前例的強大。

教化方面,大周設立文武院,趁著江湖大殘的良機,快速鋪灑開來,將武道萌芽與幼苗的成長方向徹底掌控在手。

雖然各方對於大周如此瘋狂的布武方式質疑滿滿,認為這只不過是無根之木的幻想、無法真正成事,不過單單是這種魄力與手筆便足以讓他們驚歎連連。

內部戰略方面,周皇全“滅”九鎮藩王,徹底除去掣肘大周皇朝的最大絆腳石,更是令人耳暈目眩。

對外征伐方面,大周先敗新羅皇朝三十幾萬大軍,再滅大楚並肩王十幾萬悍卒,跟著又大勝金戈皇朝。

諸如以上種種,哪怕是隻拎出其中一方面便足以令人瞠目,可這些卻全都是大周在三個多月的時間內辦到,這怎能不讓人震之怖之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