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線索

“這衣服,還是當初你母親給我買的。”

這是件灰色的短風衣,很輕,可以揉成一個小球塞進兜裡,稍微一抖便沒有一絲褶皺,它是那麼薄,卻又那麼暖和。

“昨晚我已經給它充過電了,不冷吧?”

“充電?”

“這是銳纖再生面料,”童念說,“通電保暖,失電降溫。”

“很溫暖。”零號說。

“那就好,”童念拍了拍他的肩膀,“很合身,你穿起來很帥。”

零號看著眼前比自己矮了一個頭的童念,是的,很合身。

早上九點,父子二人收拾東西,離開公園。

因為童念沒有繳稅記錄,無法搭乘高空磁軌,只能坐地鐵,前往雪城聖路易斯醫院。

超級城市中,出行極為不便,地鐵沒有覆蓋整個城區,兩人換乘了幾種交通工具,期間步行了差不多十公里,直到下午三點才抵達。

兩人步入醫院大廳,童念站在一個電梯前,揮動手指,應該是在資訊板上聯絡那位‘陳醫生’。

智慧時代一切都是自動化的,醫院裡沒有什麼客服、什麼掛號視窗,你得拿真金白銀預約你要見的醫生。

同樣也因為智慧和自動化,大多數的疾病診斷已經不需要醫生,只要讓診斷機器人看一看就行,對,就是大廳裡那些冰箱一樣的,整齊排列的機器人。

但醫生這個職業並沒有因此淘汰,反而越加金貴了起來,無論是舊時代還是新時代,又或者是可以預期的將來,律師、醫生,都會是經久不衰的高收入職業。

沒多久,電梯門開啟了。

“走,我們上去。”

兩人步入電梯,緩緩上行。

窗外大雪在飄揚,電梯一直上升到雲端,在從雲層上破出的一刻,零號看到了雪城的邊界。

就在那太陽昇起與落下的地方,從雲端上望去,鋼鐵城市的盡頭,雪與沙交織的地方。

雪城,是鋼鐵鑄造的。

雪城之外,是荒土,是茫茫沙漠。

“這個陳叔叔,是我在醫科大時的同學,是個很厲害的血液專科醫師,他一定有辦法可以幫助到你。”

走出電梯時,童念小聲向零號叮囑——其實也沒叮囑什麼,就是說這是我的熟人,你不用害怕,不用拘謹,沒有關係,我在你旁邊。

零號聽在耳中,心道這個父親還有幾分本事。

昨夜他跟零號提起過他的過去,執照義體醫生,這幾乎是所有醫生中,最精華的那部分。

但是,閏月叛亂之後,19年過去,舊日的上城朋友還願意幫助他,這可不是一般的交情,老實說剛才在下面,零號甚至以為那個人根本不會見他。

服務機器人把兩人引入一個vip會客室,這裡早有一個笑語盈盈的女人在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