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我即是風雲(下)(第1/4頁)
章節報錯
13 我即是風雲(下)
回望人類的歷史,難免會有這樣一種錯覺:我們的文明走向興盛還是衰亡,有時,只取決於我們中的某一個人。
你可以將他們稱作‘領風者’、‘天命人’、‘位面之子’……都可以。
這些人於矇昧中看到了風雲的軌跡,站上風口浪尖,他們完成了前人未敢想之事業,主宰一個時代,被傳頌千秋萬世。
似乎當文明發展停滯,世界陷入危機之時,總需要那麼一個英雄,一個救世主,挺身而出。
但是……他們生來就是救世主嗎?
從結果往前看,他們的確是偉大的,是非凡的,可這份偉大與非凡,難道是從孃胎裡帶出來的?
不。
因為真理,或許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但踐行真理,必須要多數人。
英雄只能乘勢而起,這個勢,便是在無數個故事中淪為背景板的芸芸眾生。
這個世界,沒有勢。
就像先驅者涅爾瓦所經歷的一切一樣——有些人認為所有的人間之神都帶有原罪,他們惡貫滿盈,他們腐朽痴愚,他們是既得利益者,所以抗拒改變,巨型企業們身陷囚徒困境的根源,便是這些掌握著最大股權的人間之神,畏懼改變之後自己會一無所有。
涅爾瓦的存在駁斥了這種觀點,哪有什麼天生的善惡,人間之神也是人,甚至於,人間之神,比大多數人要聰明。
可涅爾瓦還是被叛軍首領用一顆炸彈炸死了。
如果他不死,會有什麼改變麼?
不會,因為涅爾瓦的死亡是必然結果,這個世界不存在他不死的可能性,一點都沒有。
因為戰後由巨企主導的世界秩序,遵循兩個基本規則。
零和遊戲與終極威懾。
什麼樣的零和遊戲?
以涅爾瓦對雪城進行的改革為例。
涅爾瓦確立了雪城的福利制度,讓人們能用1通用點買到能量膏,這實際上是一個虧本價格——在戰前,地球資源已經大量枯竭,戰後,所有資源的獲取成本都變得非常高。
那些受涅爾瓦新政造福的下城人,本來,是應該餓死的。
涅爾瓦用來補貼能量膏的錢從哪兒來的?
他去問海德拉制藥‘搶’的。
海德拉制藥從雪城身上攫取了那麼多利益,其財富早就到達了一個它自己根本就花不完的程度,照理說,分一些給下面的人沒關係,對吧?
不,海德拉制藥的錢,一分都不能動,動就是死。
因為它還有競爭對手,它需要更大的資本和競爭對手抗衡,它沒有一分錢是多餘的,它所賺取的所有利益都必須投入再生產,否則就會被競爭對手打垮,打垮就意味著全輸,全輸就變成下城人,變成下城人就等著餓死。
海德拉制藥與它的競爭對手間,是一個零和遊戲,是落後就要捱打,捱打就要死。
海德拉制藥與雪城人,也是一個零和遊戲,是要麼海德拉制藥榨乾雪城人,要麼雪城人毀滅海德拉制藥。
在這樣的秩序下,涅爾瓦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因為他背叛了自己所代表的利益團體。
當他宣稱‘我要拯救雪城人’時,他和所有人之間的關係同樣變成了零和遊戲。
如果他不能成為雪城人的代言者,向海德拉制藥討還血債,雪城人就不會支援他,他自己說的話,會成為他的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