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祈大學的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看見陳默做沉思狀,知道對方誤會了,說道:

“其實吧,沒有頂級晶片也不是不能做,無非是用更多的晶片完成它一枚晶片就能完成的事。”

白主任說到這兒暴露了一點,他其實已經偷偷拆過機了,知道機器人內部大概結構,不過他沒有做不可逆的破壞性操作,只是拆開看看裡面的各個精密結構罷了。

反正現在是合作關係,白主任也不介意說得更多一些:

“你那些掃地機器人的晶片非常厲害,將所有複雜的功能整合到一枚晶片裡面,除此之外他不需要任何多餘的晶片操控。”

“我用專業儀器測量過,絕對是驚人的1奈米工藝,材料是碳奈米管。”

“要是讓我們來做,肯定做不出這種晶片。不,我可以說就算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晶片代工廠它也做不出來,現在1奈米制程工藝還處於實驗室階段。”

“總之,在我們無法復刻的情況下,得用更多的晶片代替它原有的功能,在這研究開發的過程,您的機器人體積會變得更大,更加笨重,不再那麼小巧,要是體積太大太重,我想這玩意也賣不出去。”

“我說的意思您懂吧,至少三年內是沒法商業化,第四年看我們實驗室把成果消化得怎麼樣了……”

陳默聽到一奈米,就知道這事好像不是人工智慧實驗室單獨能完成的研究。

“哦別緊張,說到晶片,我們會邀請晶片相關的實驗室一起研究,在這方面成果收益不會影響到您的那一份。”

尖端科技牽一而發動全身,絕不是單一領域科學家能吃透的,陳默想通這個道理,默默點頭,表示同意。

日落西山,兩家大學的人帶走了機器人,各奔前程搞研究了。

陳默盯著太陽想一件事,他聽完白主任的透露,想到機器人總定價八千萬價值是不是低了呢。

算了算了,計較太多反而不美,陳默要的是順利起步,而不是無限制的扯皮。

“這個專案至少在幾年內都沒法商業化,果然啊,我不能靠這個賺錢,必須繼續傾銷異世界的電子垃圾,搞研究是長線發展。”

陳默早已推演過這類事情,倒也沒有過度失望。

接下來數日,陳默連續宅家休息,B站後臺的私信倒是越來越多,都是在問他有沒有怪獸影片的下一集。

陳默暫時還在養身體,還沒有回去找怪獸的打算。

私信多也不是好事,他想找到某粉絲的私信,得從999+的私信堆裡慢慢翻,著實折磨人。

好在陳默翻了半天終於找到“出家人不打誑語”的使用者,發現對方在昨天留了個石像地址,順便向他寄刀片,讓他更新怪獸影片。

“更影片?更是不可能更的,至少現在還沒空更。”陳默喃喃道。

陳默翻半天就是為了這個地址,石像之迷在陳默心中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