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糖衣炮彈(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斯計帶來三萬大軍,連日攻城,已經損失了一萬多人,如今再派出五千人,大營之中,只剩下一萬多人,但是高斯計十分放心,他篤定宏遠郡裡的人不敢出來襲擊大營,所以大營防守不是太嚴格。
主要是連番大戰,士兵們都疲憊不堪,如今休戰,自然是要狠狠的修整一下,所以他在派出五千大軍前去截胡商隊後,命令一個偏將帶人守營,其餘人馬都放鬆休息。
打了這麼久,光死人了,一點成績沒有取得,所有人都心灰意冷,士氣十分低落,在不給他們好好修整一番,只怕這兵是不好帶了。
高斯計很鬱悶,沒想到這個宏遠郡這麼難打,原本以為只要南蠻國大軍一到,整個梁州都會被摧枯拉朽一般給佔據下來,畢竟梁王提供地情報還是十分準確地,梁州的軍隊並不多。
這源於大昭國跟北方几個國家連連開戰,導致全國上下兵力被抽調得差不多了,偌大一個梁州,還是邊境重鎮,駐守的大軍竟然只有三萬,而且還被閆青山給糟蹋了好幾千。
其餘郡縣,更是少得可憐,宏遠郡還算好的,有一萬府軍,其餘地縣裡,有些只有幾百府軍,有些則是一千多人而已。
總地來說,兵力空虛,是南蠻國出擊大昭國,迅速拿下樑州的最好時機,所以在得知梁王有這麼一個需求的時候,南蠻國舉國上下,那是十分興奮,太好了,正愁找不到借
口出兵大昭國,這就有人送上門來了。
南蠻國厲兵秣馬多時,國中青壯精銳大軍幾十萬,除了鎮守各處的大軍,能自由調動的精銳大軍,那是整整十五萬,這些人閒著沒仗打,那是都快閒出病來了。
因此前些時候,他們總是想方設法來挑釁大昭國,製造一些邊境摩擦,但是都被田宏遠很好的化解了。最大張旗鼓的一次,就是南蠻王約梁王在邊境會獵,搞出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文武大會,結果他們慘敗收場,因此更是讓他們憋屈得不行。
從那以後,朝中多位領兵大將向南蠻王請命,率軍攻打梁州,趁昭國在北邊陷入水深火熱的時候,在背後給其致命一刀,一雪前恥的同時,還能開疆拓土,創造天大的功勞,何樂而不為。
面對將領們輪番請戰,南安王自然是心動的,梁州的情況他很清楚,也知道這唾手可得的梁州,一旦成為南蠻國的領土,那將帶來多麼巨大的利益,但是他一直沒有答應,就是因為他還是估計昭皇的。
昭皇確實是雄才大略之人,文治武功都是遠超前代君主的,南蠻國沒有個好的藉口,一旦開戰之後,就沒有緩和的餘地,萬一打不過,和談的機會都沒有。
南蠻王正是顧忌於此,才久久沒有答應將軍們出兵,這可把大家夥兒給鬱悶壞了,他們認為大王的勇氣逐漸衰退,沒有往日的雄風,因此許多人心中有些怨氣。
好在二皇子段思齊雄心壯志,答應他們,一旦有機會,必定親自帶領他們打下樑州,甚至是拿下整個大昭國南部,然後再跟北方几個國家聯合起來,一起擊敗大昭國,瓜分富饒的中原帝國。
在段思齊的一番忽悠之下,那些好戰的將領,都彷彿看到了輝煌的未來,於是也就耐著性子,等待那個可以理直氣壯出兵的藉口。
好在沒有等多久,梁王就親自把這個藉口給送上門,他們自然高興不已,立馬就答應了梁王的請求。
而且梁王許諾的好處實在是誘人,這一下,誰都忍不住了,即使是南蠻王,也不再顧忌了,反正藉口有了,還有豐厚的回報,再不表態,只怕手底下那些將領都要抗命強行出兵了。
這就是南蠻國的風氣,強者為尊,利益為重,因此,只要有足夠的利益,他們甚至可以聯合起來抵抗大王的命令,為國家帶來最大的利益。
因此,南蠻王只好答應梁王,出兵十五萬,分為左右兩路大軍,左路軍以段思齊為統帥,領兵七萬,從梁州東面發起進攻。右路軍則以南蠻王親自統帥,率領八萬大軍,直撲梁州南部重鎮宏遠郡。
而左路軍在拿下沿線城池後,會呼應右路大軍,隨時可以支援戰場,保證進軍之路萬無一失。
南蠻王撥給高斯計叄萬大軍,讓其擔任先鋒大將,先來試探一番宏遠郡的虛實,看看是不是如他們預估的那樣,
可以摧枯拉朽拿下這個梁州南部最重要的城池。
因為梁州的駐軍他們都很清楚,梁王在梁州那麼多年,自然是把所有事情都莫得很通透,因此提供的情報是絕對可靠的,何況此事關乎著他的大業,他絕對不敢有半點倏忽,所以一切準備就緒,他們就按照計劃,發動雷霆之勢,前來攻打梁州。
只是他們萬萬沒想到,這個唐兵如此厲害,竟然能將軍心民心緊緊籠絡在一起,並且不斷鼓舞士氣,硬生生的守住城池不退半步。
南蠻國那些驕兵悍將,原本目空一切的,在吃過虧之後,終於知道,大昭國之所以強大,是中原之主,不是浪得虛名的。
只是他們自認為比大昭軍隊悍勇得多,吃虧是因為對方龜縮在城裡,依靠堅城據守,不算什麼本事,只要敢出來野戰,那麼他們相信自己可以以一敵五,絕對不帶害怕的。
也正是因為這份驕傲,高斯計在停止攻城之後,篤定對方不敢出來偷營,因此根本不是很在意。對方雖然援軍到來,但也不過是一萬人而已,領兵的將領也是無名之輩,根本不值得他們重視,所以自然不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