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鳳超道:“大家的心意,我是知道的,如今董家危在旦夕,必須得有人站出來擔當大任,主持大局,保障董家不至於覆滅。”

見他如此說,董家四叔董權問道:“三娃子,你這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想法就說出來,不要賣關子。今日大家來了這裡,就沒有誰是簡單的,只要有個合適的方法,誰都可以成為那個董家的救星。”

董家人之中,如今這個董四叔算是德高望重的人之一,是有資格爭奪家主之位的,而且是當仁不讓的那種角色。

見他說的如此直白,別人也不藏著掖著,都催促董鳳超快說,怎麼才能以最佳方式抉擇出新一代家主。

其中最積極的,是董啟明,也是董氏核心族人之一,雖然是董鳳雄的堂弟,但是父親一輩是親兄弟,如今董鳳雄這一房算是徹底失去了掌控家族的能力,如果順位推舉的話,這個董啟明是最有資格的,畢竟董權也好,董鳳超也罷,離董鳳雄這一房都是隔了兩代了,唯獨這個董啟明,是最為親近的人,他同樣能力出眾,也絕對不會錯過這次機會,爭奪家主之位,勢在必行。

然後就是董鳳超,他雖然離著董鳳雄這一房遠了一些, 但是深得董鳳雄信任,所以才把守寨門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他來做,而且手底下有幾十號人,是董家最有戰鬥力的勢力,手握大權,而且鄭天博又送上門,正是他大展身

手的時候,只要擊敗外地,保住董家,那麼家主之位,順理成章就是他的,這也是他在如此關鍵的時候,讓董桂把守寨門,自己立馬趕來內宅的原因,就是怕別人搶先一步制定了規則,他白白吃了悶虧。

董權和董啟明都表明了態度,一些極善察言觀色的族人,都開始默默站隊。他們其實也想要試著掙一掙這份權力,但是實力不濟,是不太可能成功的,但是不得不來表明自己的態度,也亮出自己的實力,然後相機行事,選擇自己支援的人,也好在新家主上位之後,分得一杯羹,這才是他們最大的目的。

如今看來,局勢明朗,董鳳超、董權、董啟明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他們需要選人站隊,然後一起齊心協力,幫助自己看好的人打敗對手,登上家主大位,也好因此受益。於是支援董權和董啟明的人,紛紛起鬨,逼迫董鳳超趕緊說出解決的辦法。

董鳳超也不含糊,直接擺出條件,如今大敵當前,誰要是能擊敗鄭天博,保住董家寨不受威脅,誰就是新一任家主。

此言一出,頓時引起劇烈反響,一些人覺得有道理,一些人覺得這是在欺負人,簡直就是胡亂出主意,也是為了他自己方便,才出了這個主意。

原因無他,別人手底下的人雖然能幹,但都是在經商算賬這方面,馬隊的人雖然也會些拳腳,但是打架都少有機會,何況是大陣

仗的對敵,那不是為難他們嗎?

反而是董鳳雄,手底下的人就是幹這個的,殺人放火不在話下,要真按照這個辦法來,那還談什麼公平競爭,這家主之位,不是他的囊中之物嗎?

所以別人激烈反對,覺得他這是在仗勢欺人。

董鳳超冷笑道:“那你們說怎麼辦,大敵當前,若是不能退敵,董家寨就會一直處於危險之中,那這個家主之位,還有什麼意思,難道關起門來做縮頭烏龜?”

董權道:“三娃子,你這確實有些不公平,所謂術業有專攻,這打仗之事,確實不是我們擅長的,這個主意有失偏頗,但是出發點是沒錯的,外敵必須退。可俗話說攘外必先安內,若是能以其他方法抉擇出家主,然後再組織族人團結起來,齊心協力破敵,想必那鄭家小兒也就不堪一擊,又有什麼好擔憂的?”

“四叔說得對,這才是上策。”

“就是,就是,必須得有個妥善的辦法,不能偏向任何一方。”

族人議論紛紛,很大一部分人都贊同四叔的觀點,對董鳳超進行討伐。

董鳳超道:“我的想法,也是從家族的根本利益出發,並無半點私心,既然你們覺得不妥,那有什麼好的方法,不妨說來聽聽。”

於是,董氏族人開始七嘴八舌說出可行的辦法,一時間吵鬧不休,議論不止,整個大宅都鬧哄哄亂糟糟的,讓人聽了就不舒服。

這不,董家大娘子就頭

暈目眩,傷心欲絕,見丈夫和小叔子的屍體被冷落一旁,被人都忙著爭權奪利,根本不理睬剛死的家主,讓她十分寒心,於是哭訴道:“當家的,你一生好強,說族人都信服你,也被你安排得很好,各司其職,和諧相處,怎麼如今剛一走,這個家就亂了,你終究是高估了自己,還是低估了他們啊,如今叫我怎麼辦啊,將來咱們孤兒寡母的,還有活路嗎?”

這時,跪在一旁的十二歲的兒子董訓寶哭喊道:“娘,你別哭了,你別擔心,兒子一定會保護你不受傷害,董家都是些狼心狗肺的人,咱們也不稀罕他們怎麼善待我們,我會靠自己的本事,來護全自己家,孃親不用灰心。”

大娘子見兒子說得真誠而堅定,頓時更加心疼,於是跪行過來,摟著兒子,抱頭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