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一旦暴露,崇禎不捨得把楊嗣昌推出去背黑鍋,至於陳新甲他就沒那麼在意了。

畢竟陳新甲一個舉人能被他提拔到兵部尚書,知遇之恩極大,自是需要他報答的時候。

更何況杜勳給他查的貪汙罪臣,全都是陳新甲部下的。

難不成陳新甲這個上官就一點都沒有察覺嗎?

或者往深處想,他麾下的屬官都拿了,這個主官就沒有拿上屬於自己的那份?

所以崇禎現在更是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他除了對一文一武兩個大臣外,對其餘臣子刻薄寡恩又算得了什麼,屬實是正常操作。

他真正認同的臣子只有楊嗣昌、吳國俊以及其他不重要的,隨時可以捨棄的棋子。

崇禎是不願意放棄寧錦防線的。

即使寧錦防線修建的不咋地,但依舊能阻擋清軍從這裡入關。

他也更加不願意洪承疇後撤。

所以當陳新甲提出後撤的主意後對他失望至極。

大明並不具備主動進攻清廷的能力,皇太極想要透過鬆錦一勞永逸的解決大明,崇禎不想更加被動,就得救援錦州。

雖然有無松錦都攔不住清軍南下進行劫掠,但是自有這條防線在,清軍佔據關內的任何地點都會成為孤立的,無法有效佔據。

就算佔據,付出的人力、物力、通訊成本也是極高的。

可一旦大明放棄寧錦防線,在沒有縱深的情況下,山海關怎麼守?

大明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在京城進行決戰,要麼跑路南京。

但現在西北以及中原各地出現大批成建制的反賊,崇禎沒有機會南遷的。

就算是南遷,崇禎興許連趙構都當不成的。

南方還有幾個能聽朝廷的話?

南遷如此大的工程,依照大明目前的統治能力,會出現多大的亂子?

更何況因為有大宋的例子在,失了寧錦,一敗再敗,大明還能有天下嗎?

他只能選擇豪賭一把,寄希望洪承疇在關外能夠速戰速勝,回來吊打其餘流寇。

可是選擇京城附近這個大平原決戰,崇禎更加玩不起。

他比大宋窮的多,根本就不可能大量裝備重步兵硬抗***的傷害。

陳新甲接下重任,然後便調撥了兩個參將離開京師前去尋找馬紹諭,讓他作為自己的代表去議和。

剛剛死裡逃生不久的馬紹諭大吃一驚,畢竟當年陛下說誰敢提議和,誰就立死。

現在他怎麼又改主意了?

高起潛與楊嗣昌等人在上一次清軍入邊劫掠後,也發出了議和的試探。

只不過因為朝中反對聲太大,推行到一半直接就停止了。

馬紹諭便帶著兩個參將去清軍大營求見統率濟爾哈朗。

本來該是多爾袞擔任統帥的。

但是他實在是過於摸魚。

先前被皇太極寄予重任,但多爾袞表示我們這些離家遠計程車卒也要過年。….

於是大過年的他特意離錦州三十里外紮營,跟一幫清軍士卒包豬肉酸菜大餃子。

總之多爾袞在前線,就是本王帶你吃!餃!砸!

不僅如此,多爾袞還給他們放假回家過年看老婆與家人團聚。

以至於清軍士氣大跌。

又了給洪承疇偷偷運輸糧草,增強錦州糧食儲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