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當大明的官都是來掙銀子的。

可不想銀子沒掙多少,反倒把自己命賠進去。

上朝後,朱由檢向閣部大臣痛哭流涕地表示:

“朕還要督師,以決一死戰,即身死沙場也在所不惜”時,大臣們爭先恐後地願意代帝出征,沒有一個人提出南遷。

崇禎無可奈何地把南遷之事擱置下來。

大臣們寄希望於已經出征的李建泰,但等來的卻是李建泰請求南遷的奏疏。

李明睿當即抓住機會向皇帝上書,同意李建泰的主意。

可一幫文臣御史全都炸了鍋。

他們說二李簡直是大明的罪人,堅決不能遷都。

君不見大宋遷都之後,南宋皇帝昏庸無道,只能被滅,大明絕不能向大宋學習。

從國家大面說道了個人問題,二李遭到了嚴重的攻擊。

李建泰他早就投降了錘匪賀今朝,枉費陛下對他的信任,如此爛人怎麼能代替陛下呢,就該千刀萬剮。

至於李明睿,則是抓住他在家中養了“四面觀音”和“八面觀音”的事。

這種就相當於肉身菩薩佈施的那種。

李明睿喜歡蓄養妓子,被他給公車私用了。

(後來他的“觀音們”被人借花獻佛送給吳三桂了)

御史等人抓住李明睿品行不端之類,如今又蠱惑君王,一看就是秦檜的面相。

陳演反對“南遷”,並示意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嚴厲譴責李明睿,揚言:

“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不殺李明睿,何以治天下!”

李明睿不服!

明明陛下都贊向南遷,卻被誣衊為“邪說”,但他又不能“輕洩與皇帝之間的秘密”。

你們這幫狗東西,沒本事去對付錘匪與韃子,全都讓皇帝不要跑路等死?

李明睿只得上疏委婉的申辯。

臣勸皇上親征,非臆說也。

此皆聖帝明君不忍天下之安危,冒白刃犯鋒鏑,身先士卒。

今日臣之進言為親征也,而諸臣妄意為南遷。

李明睿的意思是,就好比皇帝被“野人”抓走了,就叫北狩。

故而此時陛下絕不是逃跑,而是想要南下親征!

大明皇帝朱由檢轉進千里,虎踞南京。

他是要親自率領中原將士,去斬殺張獻忠那個掘了大明祖墳的賊子,絕非南遷!

退一步說就算陛下發策南遷,也是當今最好的策略。

唐時再遷再復,宋室一遷南渡,傳國一百五十年。

若唐宋不遷,又何有靈武(李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