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之卒不可輕動。”楊嗣昌一本正經的道:

“那遼東皇太極定然是許諾了賀今朝什麼東西,才會促使他加快稱王的腳步。

遼東戰事再拖下去,最該拖不住的便是皇太極。”

“難不成我大明就能拖下去嗎?”

陳新甲針鋒相對的喝問。

即使楊嗣昌是皇帝的寵臣,他也不在乎了。

其實除了激進派以及逃跑派之外,大多數廷臣都覺得這兩方人馬過於激進。

不過是新舊兵部尚書之間的爭端。

當年賀今朝即使橫掃三晉,朝廷主官部門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他們竟然以為是小股叛軍騷亂,相應自愚,相率自安。

內閣票擬諭旨的時候則是寫著用心堵截,以匹馬不入為功。

現在賀今朝才稱秦王,算個屁的緊急之事?

關外的韃子都能稱帝了!

況且這些年來,那些反賊可沒少稱王,連什麼掃地王都有。

真是徒徒讓本官笑話。

崇禎手底下的人分為激進派、投降派,以及中間大批的擺爛派。

尤其是以陳演為首的內閣成員,皆是無所謀劃,以受賄聞名。

這些人在大明官場才是大多數。

故而他們對於大明即將到來的滅頂之災,依然的麻木不仁。

畢竟連錘匪在京師的門面擔當,孫傳庭還花錢與他們結交。

賀今朝將來若是想要治理天下,自是用得著他們。

這是一部分官員淺顯的想法,不要以為他們透過八股文考上進士之後,能有什麼更好的智謀!

而京師內的有些官員,則是在打著另一個主意。

那就是賀今朝實力日益強橫,他們今後還有更多的路能走。

憑藉他們的才高八斗、口若懸河之才。

賀今朝這個秦王將來入主京師,定然會愛惜他們這種不世出的才能。

那便又是一種飛黃騰踏。

縣長是哪個他們不在乎,只要自己能當縣長夫人就好。

所以大明擺爛的官員一種是無意識的,一種是有意識的想要為長久的打算。

他們都是準備效忠新朝的!

所以一旦崇禎出現什麼政策,自是極力阻撓。

他們自認為也算是為“錘匪順利接管大明天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就是不曉得賀今朝將來能不能認他們“做出的功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