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豪格在朝鮮傳來稱帝的訊息後,賀啟同興奮不已。

他不斷的派出手中的哨騎,去探聽豪格的具體位置,想要把他給一網打盡。

不管怎麼說,豪格也是個大清皇帝了。

縱然領土不全,但擒殺一個王爺的分量能同皇帝相比較嗎?

韃清分裂開來後,對於想要刷軍功的大夏軍隊,就是一劑強心劑。

甚至不等賀啟同主動進攻,稱帝的豪格便揮師南下,想要佔據整個朝鮮,為他所用,同時打響他大清皇帝的名號。

一時間雙方的交戰越發的顯得密集起來。

豪格甚至開始驅趕那些被他收服的陷陣營朝鮮人,瘋狂的進攻漢城,以此來打消朝鮮的抵抗之心,意圖在朝鮮南部徹底站穩腳跟。

多鐸對於這種攻佔敵國首都的事也很是贊同,但進攻有錘匪扶持守衛的心裡有牴觸。

朝鮮士卒本就善於火器,再有錘匪火器的支撐,他們很難取得什麼優勢。

但是掉頭返回遼東,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如今進退兩難,只能在朝鮮走一步在看一步了。

好在想要乞活的朝鮮人很多,驅趕他們去攻城。

而錘匪也並不會第一時間加入作戰。

這一波屬實是朝鮮自己人在各自背後的金主支援下,相互廝殺起來。

賀啟同對於豪格主動上來糾纏,很是滿意,遂同鄭芝龍準備把豪格引入包圍圈裡搞死他。

但有索尼幫助豪格出謀劃策,並且用皇帝不能輕易冒險之事,倒是勸住了衝動的豪格。

自從賀今朝在山東圍死阿巴泰入侵大明的兵團,一下子就把大清的基本盤給打的差不多沒了。

皇太極來不及整一出全民皆兵備戰就直接噶了。

就算是十萬清軍當中大半都是蒙古人,可損失四五萬的八旗士卒,對於他們也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強盛的王朝一下子損失這麼多軍隊,運氣好是由盛轉衰,運氣不好直接就涼了。

薛仁貴在大非川就死了四五萬,大唐對吐蕃就遏制不住了。

同樣大明在薩爾滸損失也差不多,對待崛起的女真人就只能轉攻為守了。

皇太極偷雞不成蝕把米後,大清就已經逐漸走上了滅亡的道路。

而現在大清僅剩的殘存力量,更是分散的不得了,多鐸更是不敢把自己手下的精銳士卒投入戰場當中。

說到底,他還是豪格的叔父輩呢!

作為最受努爾哈赤寵信的小貝勒,憑什麼沒機會當皇帝?

朝鮮的戰事立即陷入僵持當中,李定國依舊在緩慢的行軍,派出以楊展為首的先鋒隊伍,務必要在三四個月內平定豪格等人。

否則一旦陷入冬天,大軍停駐在朝鮮北部是非常難受的。

武大定則是依照賀今朝的軍令,繼續往北部前進,滅殺那群羅剎鬼,同時招降其餘小部落,為將來反擊沙俄打好前站。

北方戰事陷入膠著當中,反倒是南方開啟了局面。

高傑率部進入越南等地殺的敵人如入無人之境,並且順利的宣揚出自己的威名。

高傑把一把大鐵槍在戰場上舞的飛起。

實重二十斤,對外號稱四十斤,手下無一合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