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玉兒其實不明白多爾袞的話。

她也不清楚為什麼大清,會陷入到這種窘迫的地步來。

明明對戰大明,那是戰無不勝。

大夏真的要比大明強上許多倍,以至於大清都無法擊敗那些中原人嗎?

在她看來,那些明人並沒有什麼區別,賀今朝帶領的老班底不過是山陝之地計程車卒,那些人並不是沒有為大明同大清作戰過。

可明軍還不是一敗千里了?

怎麼就到了賀今朝手裡,大清就打不過了呢?

大玉兒也早就知道自己的孃家人不行了。

縱然是與大清關係最為密切的科爾沁部落,也多是選擇投降錘匪。

否則他們在草原根本就無法存活下去。

也就是娜木鐘出手不算狠辣,內應把科爾沁部落比車轅還要高的男子全都斬殺。

但也斬殺了極大部分蒙古統治者,其餘壯年男子被編為戰俘,負責修建道路等等當作苦力。

蒙八旗在大清的建制當中,已經完全報廢了。

上一次跟隨阿巴泰就損失了許多蒙八旗士卒,再加上娜木鐘接二連三的襲擾,以及科爾沁內部主動轉換門庭。

多爾袞想要重新補充蒙八旗已然沒有希望。

漢八旗就有點指望不上了,他們已經處於摸魚的狀態。

沒有人想要為大清陪葬。

至於新建立的綠營,大多數都是混吃混喝,帶到前線去,大批次的投降錘匪。

屬實是換個東家,繼續吃飯。

誰讓大清出現無法提供正常的飲食了,糧食極度短缺的情況呢。

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那區別對待也會越來嚴重。

八旗本就是掠奪性質的軍隊,戰鬥意志頑強,可一旦他們長久的無法掠奪,且屢次損失慘重。

賀今朝麾下的農民軍也是打過硬仗的,數次同關外的韃子交手,積累了不少豐富的經驗。

講武堂甚至為如何更好的消滅遊牧、漁獵民族的軍隊做過專門的培訓。

後續錘匪直接橫掃整個大明以及順軍,並不是烏合之眾。

至於剩下的滿八旗更是被幾個將領帶的四分五裂,沒有凝聚成一條心,怎麼同大夏對戰?

多爾袞就是想要撤走恢復他爹努爾哈赤的狀態,這樣錘匪想要剿滅大清,一兩年根本就沒機會。

若是要在瀋陽前死戰,那大清全都賠了。

上三旗已經分裂了,多爾袞當了攝政王把豪格的正藍旗給踢出去,把正白旗給抬上來了。

“若是我們放棄盛京,那豪格得到訊息就會在朝鮮自立為帝,我聽譚泰說,他們已經把士卒補充到三萬人,未嘗沒有同錘匪一戰的資本。”

大玉兒最終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同時也對兩黃旗的戰鬥力充滿了信心。

多爾袞相信有多鐸前往朝鮮,豪格必定會被鼓動稱帝。

如此一來,才有利於他的操作。

朝鮮那裡根本就沒有什麼閃轉騰挪之地。

錘匪必定會同豪格發生不少戰事,為他吸引錘匪的注意力。

如此他才能在建州衛重新站穩腳跟。

可現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