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這裡睡不著。

許鼎臣也在夢中醒來。

他接到了崇禎的聖旨,叫他前去勤王。

可是一旦離開山西,放棄雁門關,將來還有機會回來嗎?

錘匪在雁門關外可是虎視眈眈。

況且京師周遭有洪承疇率領的十萬大軍,再加上靖遼侯吳國俊率領的薊鎮精銳人馬,用得著讓他千里進京支援嗎?

一旦自己離開此地,到了京師,怕是皇帝都得餓兵,那還打個屁仗?

作為一直想要重振大明的忠臣,許鼎臣從床榻下來,走到一旁推開窗戶,讓冷風吹進來,清醒一二。

自從許鼎臣得知賀今朝攻佔南京,迅速擺平南方諸省後,心情就非常不好。

他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裡?

大明可能真的要亡了!

而且他派出的探馬得知蒙古人從沉陽帶回來大批奴僕,全都送到了大同周遭,以此來削弱滿清的實力。

再多搞幾次搗巢,皇太極麾下種田的人會大規模減少,沒了人口紅利,實力自然會大踏步的衰退。

“這天命真的在賀今朝嗎?”

“他就是一個小小的驛卒!”

“憑什麼能有天命,取代大明?”

許鼎臣喃喃自語,無人應聲。

當然要是窗外有人應聲,許鼎臣就該更加睡不著了,陷入楊嗣昌進重慶時的恐懼感。

周遭全都是錘匪,就他一個大明忠臣,夜裡睡覺都得睜開一隻眼睛。

在滿奸的報告下,無論是錘匪還是明廷都很快得知了他們要破塞來搶掠的訊息。

為此洪承疇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提前下令官軍搶掠北直隸殘存的百姓。

以至於讓他們無家可歸,紛紛逃亡。

這樣,清軍一來,得到的便是斷壁殘垣,能搶個雞毛,就算他賺到了。

明朝鑑於清朝前四次長驅入關的教訓,此次在軍事上作了周密的部署。

設關內、關外兩督,又分設昌平、保定兩督,所謂“千里之內四督臣”。

在寧遠、天津等地設六巡撫,山海、天津、保定等地設八總兵。

明軍的設防真可謂星羅棋佈,無地不防。

但得了洪承疇軍令的各總兵,皆是選擇擁兵觀望。

只要守住重點城池不失即可,就讓清軍在北直隸沒有什麼可搶掠的。

加之清兵每次入關選擇的突破口皆不相同,使大明總是難以轉被動為主動。

況且洪承疇直接按照原定計劃奔著山西走,一副要去打錘匪的意思。

讓開整個北直隸給你們劫掠。

對此安排,崇禎完全沒有辦法改變。

正所謂賊過如梳兵過如篦,清軍還能從明軍這裡撿到一些殘羹,只能說明大明官兵內還是有善良人吶!

阿巴泰兵分兩路進發。

清軍左翼兵前進所經之處,地闊路平,便於行兵,兩旗並行,沿路只搶殺明軍哨兵七十三人,馬三十三匹。

至於百姓家中,窮的清軍進去之後都大失所望。

走到後面,清軍都不會去村子裡轉悠。